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代表工作 > 正文

邱兴光代表:履职尽责为民生

www.fjsen.com 2013-06-14 18:05  余义棋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邱兴光,邵武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2011年12月被选为邵武市洪墩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走上新的岗位后,邱兴光一心扑在工作上,下基层,搞调研,重视察,尽心履职,关注民生,在他的心目中,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一天上午,在他的办公室里来了几位满脸愁容的村民,口口声声要人大为他们讨回公道,邱兴光热情接待了他们,并仔细问明了原因。原来是一桩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来的都是受害者家属,此事交警部门已经处理了,但肇事司机迟迟不肯给赔偿金。这本不属他管的事。“既然老百姓找到了我,这就说明老百姓信任人大,我就应该为他们负责。”在他的斡旋下,受害家属顺利的拿到了赔偿金。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在得知316国道水口寨段及洪墩镇辖区内主干道不时发生交通事故,给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的情况时,邱兴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根除事故根源,不让悲剧重演,他联系了几位市、镇人大代表,在勘察了现场、走访了交管部门以后,向邵武市人大提出了“关于316国道水口寨段及洪墩辖区内主干道增设减速带的建议”,交警大队在短时间内在进出水口寨村两侧及南北叉路口安装了减速带,还在进出本镇路口设立了两块醒目的限速标志牌,使该镇交通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如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富民强镇是邱兴光最为关注的一项工作。上任后,镇里安排邱兴光分管烟叶生产,他认为,洪墩镇的烟叶生产从1997年开始起步,发展至今已有15年历史,是典型的公司+农户+基地的成熟的农业产业。虽然全镇烟叶面积已达9000多亩,但基本种植户只有490户,不到全镇农户的1/6。如何稳定壮大洪墩的烟叶产业,让更多村民加入到种烟行业,发家致富,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走访和召开市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的座谈会,邱兴光综合了人大代表、村干部及群众的意见,提出了理清思路、完善机制、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制订政策等5条建议,写出了《持续稳定健康壮大洪墩烟叶产业》的专项调研报告,提交镇党委。镇党委对邱兴光的调研报告十分重视,将原有的《洪墩镇烟叶产业规划目标》进行了重新评估。目前,该镇已决定烟叶发展扩大规模至近一万亩,调研报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致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邱兴光十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今年初他提出了在人大代表中率先开展“手拉手关扶留守儿童活动”的建议,引起全镇上下高度关注。为了把这项活动抓出成效,邱兴光带头联系了一位叫方梓涵的三年级留守儿童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小梓涵性格内向,自信心不强,学习成绩也一般,邱兴光得知这一情况后,对症下药,隔三差五与小梓涵及其爷爷奶奶进行沟通,送去父母般的温暖和关爱。在邱兴光持之以恒的呵护下,小梓涵迅速去除原有不良习气,变的活泼可爱,还当了班干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上半年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均为优秀,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在一次代表小组活动上,邱兴光对自己关扶留守儿童经验进行了介绍,归纳为“六个一”联系方式,即关扶代表与留守儿童每月通一次一电话,每季谈一次心,每学期资助一些学习用品,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每年帮助学习一项新本领,并组织一次文体比赛活动。 同时,实行关扶代表与学校班主任联动双管,每月开展一次温馨家访,让留守儿童实实在在感受到人大代表带给他们的温暖,确保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邱兴光的经验得到全镇的市镇人大代表的认同,大家纷纷效仿。如今,这项“手拉手,关扶留守儿童”活动在洪墩镇开展的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活动让全镇64位留守儿童受益。留守儿童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以报答像邱兴光叔叔那样为我们成长付出了心血的人们。

河坊抢酒节在全国独一无二,如何打响“抢酒节”这个品牌,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共赢,是他想得最多一件事。一次偶然的机会,邵武市挂洪墩镇领导到当地检查文体工作,发现抢酒节期间用于演出的古老戏台年久失修,便对陪同的邱兴光谈起了古戏台的作用。检查结束后,邱兴光一直在思考:市领导的话有道理,将戏台重修与将军庙祭祀、抢酒节连在一起,不仅能增加抢酒节的文化内涵,又能提高洪墩镇的知名度。于是,他先后几次组织市、镇人大代表对古戏台进行视察,让代表们认识到重修戏台的重要性,又先后两次向党委提出建议,对古戏台加以保护,得到了党委的认可。如何保护又成了邱兴光最牵挂的事,他适时向市里、镇党委提出“重修河坊抢酒节古戏台”的建议。他的建议得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即拍板予以立项,采取市、镇、村各出资一点办法,进行整修。邱兴光的一纸建议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文化遗产,还对当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