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闽征兵工作业务会议召开 大学生入伍有五大优惠

www.fjsen.com 2013-06-29 07:46  陈昕颖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本报讯(记者谢丹实习生陈丹)昨日,全省征兵工作业务会议在榕召开。会上透露,今年我省征兵工作在报名方式、优惠政策等多方面有新的变化。

征兵对象以高中、大学生为主

省征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征兵工作征集对象仍以高中、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主体,将符合条件的大学往届生、在校生和刚录取的大一新生纳入征集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学生入伍人数要达到25%以上,省会城市原则上不再征集初中生,其他地区规定征集初中生比例的上限。根据我省实际,福州、厦门从今年起原则上不再征集初中生,其他设区市征集初中生比例争取控制在15%以内。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直招士官报名人数少、体检合格率低、专业对口率低的实际,省征兵办也将考虑从应征大学生中挑选合适的对象,补充到直招士官队伍,确保两项任务双落实、双丰收。

征兵时间从冬季调整到夏秋

从今年起征兵时间从冬季调整到夏秋季,这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调整征兵时间。今年我省征兵工作9月30日结束。今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征集时间可适当提前,于6月下旬展开。

与以往相比,今年在报名方式上有所增加。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大学在校生既可以在学校所在地应征,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应征,被高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在原籍没有征集的,入校后可以继续征集。具体报名方式有四种:网上报名、高校武装部报名、高校所在地县乡两级人武部报名、户口所在地县乡两级人武部报名。

不过,目前由于大学毕业生已有一半离校,对此情况,省征兵办指出,对于流入社会的,以县乡两级人武部为主组织兵役登记,高校提供大学生相关资料信息,配合兵役机关搞好宣传发动;对尚未离校的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以高校为主组织兵役登记,掌握预征底数。

今年新增5项优惠政策

据介绍,为吸引大学生入伍,在以往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5项优惠政策。包括为被高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入伍后保留入学资格;大学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应征,也可以在学校所在地应征;学费补偿代偿施行“当年先行拨付,次年据实结算”,由学校先行垫付,并将往届毕业生纳入补偿范围;退役复学后,入伍经历可作为实习经历,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退役大学生士兵可参加国有企业招录、基层专职武装干部储备、村居“两委”班子选举等。

此外,省征兵办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出台相应的、具体的配套政策,尤其是在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基层专武干部选配等领域,要有具体指标和刚性举措,增强政策的操作性和吸引力;并且要兑现到位,严格按对象、按标准、按时间抓好兑现落实,及时发放到位,充分调动高学历青年参军热情。

女兵征集工作正式开始符合条件女青年可上网报名

本报讯(记者谢丹实习生陈丹)昨日记者从省征兵办获悉,2013年夏秋季我省女兵征集工作已正式开始,即日起至8月5日18时,应征女青年自行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网址:http://zbbm.chsi.com.cn),填写报名信息,进行网上报名。

据悉,此次女兵征集对象为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未报到入学的学生也可以征集。同等条件下,优先征集高中应届毕业生。普通高等教育五年制大专的应届毕业生及正在大专阶段学习的在校生,符合条件的可以征集。

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年满17至19周岁(1994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间出生),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放宽到20周岁(199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应届毕业生放宽到22周岁(1991年1月1日以后出生),身高应在160厘米以上,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15%、不低于标准体重15%,大学生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6、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高中毕业生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7、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

网上报名结束后,应征女青年要按照所在户籍地征兵办公室通知参加初检初审,并携带相关的证件、证明。

(东南快报)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