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籍书画抱团走出福建
www.fjsen.com 2013-07-23 08:4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福建国画挂进法国教堂 “这些年,福建书画作品在全国价位偏低。我跟人说过,现在到福建,买艺术家的作品最增值。”率先发言的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如是说。 这次巡展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教授看到了一种希望:福建年轻画家一波波地出现,他们的视野非常开阔,有不少人已获国际声誉,特别是“在传统书画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的探索精神,带给我们对当代福建的一种新认识”。 在展出的200多幅作品中,新派水墨画代表人物何玮明4幅组合画作《深山之间》(365×140cm×4),就200平尺的规格而言,无疑是最夺人眼球的,一位电视台女记者就直呼“震撼”,非要以此作为采访背景。 传统的宣纸上,画中的女性形象几乎相似——白衫、黑裙、短发,背对观众,面向画中的山水、天空、森林……“人物形象的简单和单一,更能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微微地表达出一种准宗教的文化情怀。”何玮明说,这件作品主要是用在构思上。这么大的画作,得经常挂起来调整修改,人要爬上爬下,耗了他8个月的时间,人瘦了一圈。 没有披肩长发的酷相,没有美协会员的头衔,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1963年12月生于福建龙海,1986年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系,何玮明却已赢得不少国际大奖。他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新教堂办过个展,根据教堂大厅比例,挂了4幅大尺寸的画作。教堂主教说,“没想到中国画家的作品居然能和我们的教堂结合得如此完美……” 何玮明说:中西方在感受艺术美上是有共通点的,只要把真实的感受画出来,西方人也都能接受。 提“闽派书法”,为时尚早? “这次巡回展体现了福建的一种文化自觉,是跟市场紧密运作的一种尝试。”不过,郑工教授认为要真正把书画名家作品推向社会,最大的推动力应该是学术上的推动力。只有在学术的推动下,其他的运作方式跟上去,才能打开市场,“没有理论的建设,我们能在市场运作多久?” 要提升福建书画的价值空间,郑工教授认为首要的是尽早梳理出闽派的文化概念,“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抛出一些概念,像浙江在提‘新浙派’,广东在推‘后岭南画派’。概念性的东西浓缩、简单,让人接受得快”。 “现在要提闽派书法,可能有点勉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朱以撒字写得好,散文也写得妙,这位话题性人物此次同样快人快语。他以海派书法为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学王羲之,但就书法而言,“福建还没有显出什么闽派特征,你能说蔡襄这些历史人物就是闽派的书法代表吗?” 在中国区域书法发展史上,福建稍显特殊,自古闽籍大家层出不穷,像蔡襄、张瑞图、黄道周、黄慎、林纾、陈子奋……但未出现过严格意义上的流派,也正因如此,福建书家少了许多包袱,多了几分自由…… “像这次展览,我觉得每个人都在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手上的技巧。”朱以撒说:你的内心如何,功夫如何,下了多少力气都在你的作品里面表现出来。今后要说闽派有什么特色,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成果加以展现,这样才觉有信心。 对于“闽派书法”言之尚早的看法,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等人表示认同,同时也认为正如郑工教授所言,有必要及早理清福建书画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作为仙游籍的特邀艺术家,全国政协办公厅书画创作室画家陈良敏说,当前福建的书画艺术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应该要有个团队去挖掘一些有关福建近代书法南下北上的成功实例,作为学术理论的依据。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1]毛泽东女儿女婿作品入选“红二代”书画影邮展
- [ 07-19]福建当代书画名家作品海内外巡回展杭州首展开幕
- [ 07-04]闽派书画“梦之队”18日启动巡展
- [ 06-22]林中森上海观书画 盼两岸“心有灵犀一点通”
- [ 06-17]“同名村·心连心”活动暨两岸名家书画交流周开幕
- [ 06-16]首届“青亭础韵”书画联展在福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