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福建以古田为试验基地 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研究

www.fjsen.com 2013-07-29 08:5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如果遭遇干旱,除了等待自然降雨,我们能做些什么?我省以古田为试验基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研究,探索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

再造一个“空中水库”

东南网7月2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国萍 通讯员 李国镔 杜新华)

人工增雨≠人工降雨

“除了自然降雨,人工增雨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但很多人习惯把人工增雨称为人工降雨,这不科学。”古田气象局局长张玲说,“正确运用人工催化技术,最多可开发云中20%的降水量。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纯粹意义上的人工降雨还无法实现,只能做到增雨。”

张玲解释说,人工增雨需要空中有充足的云水资源,还有适合的天气动力条件。只有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增雨设备才能将催化剂送到云层并产生作用,实现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分为空中和地面作业两种方法。空中作业是用飞机往云中播撒氯化钠等催化剂,地面作业则是利用高炮、火箭、燃烧炉从地面将碘化银等催化剂送入云中,促进云中过冷水冰晶化,从而形成降水。

“有人把云中的水比喻为水库中的水,闸门开启得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要让水库的闸门开大一点,让水多流出来一些,增加云的降水效率,从而提高对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张玲说。

人工增雨科研古田起步

我省人工增雨科研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1975年至1986年,作为当时国家气象局重点课题,古田水库流域“人工降雨效果及其检验方法研究”随机试验项目,由省气象局、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从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两方面,展开科研合作攻关。1989年,该项目获国家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迄今仍被国内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和业务广泛引用。

每年,根据县政府或相关部门的要求,古田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全县人工增雨作业。如2011年和2012年,全县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1次,实现增雨128.2毫米,为当地的水力发电、食用菌生产、水果种植等提供了必要的气象技术支撑。

去年,省政府下发文件,特别指出要发挥领先优势,以古田为科学试验基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研究。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陈瑜辉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