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科学段子”网上飞 网络时代,科普如何跑赢谎言
www.fjsen.com 2013-08-15 08:2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科普要让人爱看、看得懂 “或许可以从热播的‘伪科学段子’中得到启发,如何让科普宣传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武红谦说。 武红谦表示,目前省科协拥有大量的科普专家,但存在着年龄偏大、不会运用新媒体的问题,特别是几乎没有能够面向媒体的能写、能拍摄、能编辑的新型科普人才。 游识猷所在的科学松鼠会,正是由一批海内外优秀华语科学作者组成的科学传播公益团体,试图通过新鲜的角度和轻松幽默的写作,传播并普及科学。虽然被称作民间科普团体,但游识猷和其他松鼠会成员却不常说“科普”,他们更喜欢用“科学传播者”来定义自己,注重科学知识的分享。 “科普,有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感。”游识猷说,“科学传播,却是双方平等的。而且,既然是传播,就要注意传播的方式和效果,注重受众的定位与回馈,而并非单向的‘自说自话’。” “正如科学松鼠会的口号——打开科学坚果,品尝科学之美,”游识猷说,“我们正在努力让更多人觉得科学有意思。”在游识猷和卢声怡看来,“松鼠”们尽管专业领域不同,但都“风趣幽默、文理兼修”。卢声怡更是笑称自己虽然学的是理科,但也“藏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心”。 “我们对‘松鼠’的要求是——对知识理解透彻、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与语言风格,只要能吸引读者,让普通读者能看懂原本高深的科学知识就行。”游识猷说。 据游识猷介绍,“松鼠”们采用的传播手段丰富多样,例如文字、图文、视频等。“比如,最近刚加入松鼠会的植物学博士顾有容,制作的《花日历》视频,用生动风趣的语言讲述了植物繁殖过程中的故事,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新兴媒体在科学知识的传播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游识猷认为,即使是传统的科普机构,也应该注重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做好网站的维护与推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7-30]中国科协多管齐下科普“中国梦”
- [ 07-25]专家:火锅“一滴香”无毒 按标准使用无害
- [ 07-08]陕西9月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 教育基地免费开放
- [ 07-08]人均科普投入居全国前列 福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亮点多
- [ 05-21]南京中山植物园“科普馆”变身酒店承办婚宴(图)
- [ 05-16]科普:糖尿病患者患癌症风险更高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