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从默默无闻到占据主流 福建苦瓜种业精彩飞跃

www.fjsen.com 2013-08-21 08:4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汗水浇灌出本土品牌

在种业行业,有一句行话:十年育种。因为,农业育种周期长。

“育种不仅辛苦,还需要一定的运气,十年能育出一个良种,已是非常幸运的事。”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温庆放说,福建苦瓜种业工程起始于1991年,1997年就培育出了本土品牌,2005年在全省全面推广种植,目前本土品种苦瓜产量在全省苦瓜总产量中超过60%。

“育种成功的秘诀在于日积月累的田间试验和记载,在于以专业眼光分析解决生产难题。”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玉灿说。顶烈日、戴草帽、挽裤脚,干农活这是育种工作人员的基本功。

“一个优秀品种的出现,要经过千百次杂交实验。”温庆放说,从这个意义上说,育种要运气。为了早日碰到这种运气,得日复一日地工作。

专家们从全国各地收集了目前国内现有的苦瓜种及部分国外苦瓜亲本,进行嫁接杂交,“就像是大海捞针”。

这只是最基本的第一步。“在确定了一些优秀品种之后,我们还必须连续数年坚持对品种进行跟踪考察,确定品种的稳定性。”温庆放说。

苦瓜开花的时间是上午9点,为了不错过最佳观察期,科研团队都是顶着酷暑一直工作到午后,常常顾不上吃午餐。中暑、胃病……这些在科研人员中并不少见。

为了保证种子的纯度,避免授粉过程中有其他花粉进入,科研人员还要将杂交的种子先套上信封,并贴上标签注明相关信息。工作量大不必多说,其细致程度也堪比绣花活。

近7年的努力,专家们终于成功研制出新翠、闽研一号、闽研二号等十几个本土品种。“现在本土品种不仅有适合在高山苦寒环境种植的,也有适合在沿河湿热环境下生长的。农民朋友想种什么苦瓜,我们这边都能解决。”温庆放说。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陈瑜辉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