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地方人大 > 正文

武平人大代表助推“新联美丽乡村”建设

www.fjsen.com 2013-09-25 16:32  蓝寿松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当你漫步走进武平县东留乡新联村,一幅“山清水秀的生态走廊、村容整洁的美丽乡村和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的壮丽画卷映入眼帘,仿佛步入城市花园式的高档社区:一条洁净的水泥村道引你进入恬静雅致的“农民公园”,一条鹅卵石铺成的乡间小路蜿蜒曲折,一片碧草如茵的绿地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在绿树丛中,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健身器材、休闲椅桌、石头雕塑。放眼望去,一幢幢新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村道在稻田中穿行,三四位老人坐在公园里的亭子里拉家常,公园、果园和村庄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风光、生态家园。

“新联村得以拥有眼前的“美貌”,缘于我们县人大常委会去年5月开展的乡村垃圾处理情况和今年4月份开展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调研后,该村启动的一系列建设美丽乡村项目。”县人大代表、东留乡人大主席周玉光介绍说。

农村生活垃圾一度无人管理,或随意丢弃,或往河流倾倒,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水环境遭到破坏,群众意见极大。这现象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2012年年初,常委会将全县乡村生活垃圾整治列入年度监督工作重点,成立4个调研组,各由一位常委会副主任带队负责,重点调研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调研组了解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撰写调研报告,召开常委会审议,提出审议意见。县政府重视审议意见,迅速开展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

新联村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新联村是重要的库区移民安置村,当地村民有很大一部分是80年代从七甲库区移民过来的,移民和当地村民一道勤劳致富,通过近几年发展种植烤烟、无公害蔬菜、落叶水果、优质稻、花卉,村民均过上比较殷实的日子,家家户户新

房子漂漂亮亮的,屋里也干干净净的,装修不比城里差,可是屋外就不行了,房前屋后随意搭盖、乱堆乱放、垃圾满地、猪粪随便排放、污水横流。

至此,以县人大常委会的调研为契机,新联村的垃圾整治拉开了序幕。刚开始整治时,村干部心里也没底,毕竟农民长期都这样,一下子改变过来很难。

怎么办?乡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温凯珍请来村里的几位人大代表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商量。“大家都认为,必须下决心开展全村环境整治。”温凯珍说。乡人大代表、村主任提出自己的想法,“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村民思想认识,打造‘幸福小镇’”,话语刚落,获得与会者一致赞同。会上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好法子:将环境整治工作与全省开展的“点线面“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请来专家对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和村集体闲散地进行规划,并绘制效果图,与整治前的照一起放到展板上,摆在村民面前,请他们观赏、对比,提宝贵意见,让村民参与规划,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当然也有部分群众不相信村里会按效果图进行整治。代表们屡次上门,不厌其烦地劝说,终于使这部分随意搭盖、乱堆乱放的群众投钱投力投物整治,从简约、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实施改房、改水、改厕、改路、改环境等“五改”,制定实施《卫生公约》,聘请保洁员负责村垃圾日产日清,实现整洁、干净、有序,打造“绿色村庄、白色民居、青色田园、金色产业、红色班子和山上有林、路边有花、田间有菜、庭院有果、村民有富”的美丽村庄。整治后的效果,果真这么漂亮,不少前期在观望的群众纷纷加入到整治行列中。

“有了效果图,我们也有了方向,按照先易后难的办法逐步进行整治,随着村民参与积极性增加,在后面建设村公共活动场所项目就容易多了。”乡人大代表、村主任雷玉茂告诉我们,规划为文化广场的地方还需要拆迁几户刚建没多久的房屋,如果早拆,阻力肯定不小。他带上乡人大代表上门与这几户人家协商。看到村里实实在在的变化,

也看到自己的房屋不拆对美丽乡村影响时,他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现在已达成拆迁协议,今年国庆期间动手搬迁,村里只需象征性地补偿一些钱。

拆除随意搭盖、不乱堆乱扔容易,但要拆除污水横流的猪舍就难了。养猪是农户“财路”,现在要让他们拆除猪舍少养猪,触动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开展拆除猪栏减排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代表们做工作几次碰壁后,一筹莫展。

这时,县人大常委会也看到农村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缓,决定把农村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作为2013年人大监督的重要议题,先开展视察调研,后开展专题询问,在全县形成浓厚的农村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县人大常委会在学习借鉴外省的经验时了解到“治污的关键是拆除、拆除的目的是转产、转产的动力是奖补”,于是提出加大奖补力度的建议。县政府得到及时落实。今年5月就出台的对拆除猪舍给予经济补偿的政策,补偿标准比往年翻了一番,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沐浴着全县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春风,开始偿到环境整治甜头的新联村村民更加理解和支持这一政策,一致提出“无猪村”的设想,原养殖户们纷纷转产转行养花木、种蘑菇、养兔、鸡、鸭、鸽子、竹鼠等,该村库区移民安置小区率先实现“无猪小区”,一拆一转之间,新联村已交出了一张环境改善与转型升级并重的优秀成绩单。

如今的新联村,按照“村在林中、房在景中、人在绿中、富在园中”的生态模式,正在实现美丽的蝶变。7个自然村道路已全部硬化达11.5公里,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各自然村安装了路灯85盏,新建二个标准篮球场,新建沼气池89口、垃圾池12个,配置垃圾桶100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20台,新建卫生间265间,改厕100户,种植绿化苗木20000多株,并实现了人畜分离,全村百分之九十的村民已经搬进了新房。

“美丽乡村建设仅仅刚开始,新联村只是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一个典范,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监督下去,全力推动乡村环境整治工作,让武平更有实力、更加宜居、更加幸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民发说道。

  • 责任编辑:张海燕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