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闽台联手研究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 共享“蓝色聚宝盆”

www.fjsen.com 2013-09-29 10:15  吴洪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闽台海洋专家联手开展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项目研究,使两岸渔业资源调查从各行其道走向互利共赢,着力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两岸共享“蓝色聚宝盆”

东南网9月2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传统渔业资源衰退

16日,吴新国的6艘捕捞渔船从台湾北部新渔场满载而归。出海20多天,他们通过灯光围网捕获红鱿鱼等中上层鱼类240吨,产值近200万元。

吴新国是霞浦县三沙镇五澳村渔民。“自从有了新渔场,收益比过去增加一倍。”他说,以前捕捞带鱼、大黄鱼等传统鱼种,但因过度捕捞,产量一年比一年少,捕什么鱼,到哪捕鱼,常让他们头疼。

台湾海峡是我省和台湾渔民的主要作业渔场。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等,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直接影响两岸渔民的生计。

乌鱼是台湾冬季主要渔获物。“乌鱼经济价值高,加工后的乌鱼子每公斤价格达600至800元。”专业从事渔业环境研究的台湾海洋大学博士蓝国玮调查发现,近几年乌鱼数量逐年减少,年产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0万尾下降至30万尾,冬季难以捕到乌鱼。

闽台联手摸家底

渔业资源的衰退,让两岸民众感受到共同保护台湾海峡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两岸各自在海峡中线以西、以东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资讯无沟通,捕捞管控、生态修复难以开展。”台湾海洋大学教授李明安说,近几年台湾海峡水温增加了1.5摄氏度以上,渔业资源发生一些变化,养护台湾海峡渔业资源首先要了解资源藏量及基本状况。

“鱼群在台湾海峡间洄游,单方面调查无法掌握完整资料。”福建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戴天元说,目前底层鱼类已被过度捕捞,但鲐鲹鱼类等中上层鱼类还有一定的潜力,可供两岸渔民适当利用。

基于这种共识,2004年,福建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福建海洋研究所与台湾海洋大学等首次联手,开展“台湾海峡主要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项目研究,为修复台湾海峡渔业资源、两岸渔民生产发展寻找新路径。

此后,两岸专家分别在台湾海峡及其南北面海域上,通过海上调查、渔业活动资料采集、生物采样、卫星遥测等手段,摸清了鲐鱼、乌鱼、蓝圆鲹等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渔业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并定期交流研讨。从各行其道到互通有无,两岸走上互利共赢的道路。

  •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