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市场化,何时“多云转晴”?
www.fjsen.com 2013-10-15 08:4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看手机,天气尽知 5日,赶在强台风“菲特”登陆前,从事水产运输生意的黄师傅,顺利将一车冷冻秋刀鱼、带鱼、小黄鱼从宁德运到马尾海峡水产品批发市场。 “昨天查了手机上的‘知天气’,看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赶紧提前送货。”黄师傅说,冷链物流对存储条件要求严格,如果货在路上,却遇到高速封闭,一旦失温,就会导致品质下降,进而影响收益。 黄师傅所说的“知天气”,是我省首个手机客户端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由福州派克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气象局于2011年9月合作推出,重点针对福建气候特点,提供台风路径、海洋气象、天气综述、整点实况等10多项深度服务。 当前,气象播报平台的竞争颇为激烈。点击手机软件应用商城,墨迹天气、天气通、雅虎天气、雨点天气等气象查询工具和软件应有尽有;登录网络平台,天气在线等网站也开始向企业用户提供中长期天气预报等有偿信息服务。各播报平台还延伸出空调指数、防晒指数、穿衣指数、旅游指数、饮料指数、洗车指数等等,成为企业调整产量、个人安排生活的重要参数。 “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知天气’可为福建手机用户提供更权威、更及时、更全面的省内气象资讯和气象预警信息。”派克斯总经理余理政说,两年多来,他们投入五六百万元,维护“知天气”系统运作,目前客户端用户已超百万名。 余理政表示,目前“知天气”还是以提供公益服务为主,今后将逐步走向市场。 市场运作,前景可期 近20年来,国外气象产业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化气象服务公司,它们并已进军中国市场。 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均已在我国开设分支机构,并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提供导航服务;美国阿姆斯风险决策公司,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共同开发国内台风评估模式。 “中国加入WTO已有十余年,气象服务业的政策性保护会逐步放开,加上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服务的无界限,国内气象服务市场将愈加开放。”陈治杰坦言,相较国外气象公司的成熟发展,国内气象行业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以及大众对气象专业产品的认识还有待提升。 公共气象资讯作为一种公益性资源,长期被无偿使用,而专业化、个性化气象服务,必然要寻求商业化之路。事实上,我国《气象法》明文指出:“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几年前,上海设立了气象经纪人,作为气象信息商品交易的中间人,为国内气象服务市场化积累了一定经验。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促进了气象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也为我国气象服务商业化运作创造了土壤。”有关人士表示,今后我省将朝着“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的目标,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合力做大“气象经济”这块蛋糕。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4]自然灾害险理赔乱象:花800元开证明
- [ 10-12]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5.1级地震 暂无伤亡报告
- [ 10-12]江西气象局回应开气象证明收800元:合法合理
- [ 10-09]河南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未来7天仍无大范围降水
- [ 10-09]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几率较小
- [ 10-09]北京拟规定空气重污染日机动车单双号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