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科教文卫 > 正文
“海丝”文物精品联展今开幕 7省45家博物馆珍品亮相

2013-10-18 21:23 陈薪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今日上午,历时三年筹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联展”在福建博物院正式开展。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七省45家博物馆的近300件海丝精品亮相展览,是国内“海丝”文物规模最大的一次巡回展览。

蝉冠菩萨造像

东南网10月18日讯(本网记者 陈薪宇)今日上午,历时三年筹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联展”在福建博物院正式开展。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七省45家博物馆的近300件海丝精品亮相展览,多件“镇馆之宝”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据悉,这是国内“海丝”文物规模最大的一次巡回展览。

据介绍,此次展览以时间为纲,分为四部分,完整呈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兴盛乃至衰落的历程。展览以丰富的文物展品、图片、航海图表等表现形式,折射出中国历代的流光风韵,再现波澜壮阔的航海图景,进一步探索了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深刻意义。

外国八角香炉造型的德化白瓷熏炉,雕刻红楼梦人物故事的象牙雕、昆仑奴杖首……此次展览也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如在南京象山出土的东晋玻璃杯成分居然和罗马制造的玻璃杯相似。展品中还有一对龙凤镯有别于传统工艺的精致,造型较为简单粗厚,每只重达600多克,堪称元代“土豪金”。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有别于传统的异域审美,推测来自异域。

来自浙江省博物馆的一件三国时期的谷仓罐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在其罐体上塑有着许多小胡人,或杂耍或骑马或吹乐,姿态各异。据省博讲解员杨景斌介绍,这件文物也印证了当时沿海一带已普遍能见到胡人,且从事的多为杂耍或奴仆等较为低等的工作。

当日下午,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还召开了“2013学术年会暨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来自“海丝”沿线各省市博物馆的专家们就“海丝”文化研究等问题展开交流探讨。据悉,此次展览在福建展出3个月,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之后,该展将开始国内巡展,并有望前往联合国总部展出,助力“海丝”申遗。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