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监督纵横 > 正文

漳平市人大全力助推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www.fjsen.com 2013-11-04 15:56  杨建国 张巧梅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27日,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在漳平市象湖镇举行揭牌仪式。这是近年来,该市人大发挥监督职能,助推文物保护工作的真实写照。

“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分红四军的创建和军纪的制定、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驰骋漳平、红军留款信扬美名、出击闽中垂青史和弘扬革命优良传统5个板块,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目前,我镇正加快推进二期项目该项目建设,并积极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力争打造成为龙岩市、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在揭牌仪式现场,该市象湖镇人大主席卢衍俊如是说。

为保护和抢修红军留言墙,5月27日,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亮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象湖镇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美村红军留款信保护和抢修情况开展调研。

调研组认为,红军留款信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和红军出击闽中,途经象湖镇杨美村时,题写在农民苏和家中房间墙壁的留款信,至今在原址完整地保存着,这一留款信真实地记载着当年红军坚决执行我党我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真实历史见证。它不仅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一处十分珍贵的红色革命旧址。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建议:一是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笫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全力做好杨美村红军留款信修缮工作。二是要进一步保护和挖掘漳平市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历史文化内涵和层次,重视革命史料的收集、挖掘、整理、宣传,提前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为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奠定基础。三是要超前谋划红色文化与奇和洞古遗址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将其开辟成该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红色文化、生态旅游胜地。

调研组的建议引起了该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于6月初成立了“红军留款信”文物保护修缮建设领导小组,由林亮担任组长,并拨出135万元专款,于7月1日启动了“苏和厝”抢救性修缮工作规划、实施了抢救性修缮“苏和厝”工程、“苏和厝”前道路、停车场、绿化景观建设以及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场馆布置等。为加快修缮建设力度,林亮多次现场调研、办公,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力推进“红军留款信”保护发开工作。10月27日,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如期举行揭牌仪式。

奇和洞遗址位于该市象湖镇灶头村东北4公里,洞内揭露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各阶段文化层堆积。出土人类颅骨及部分肢骨化石、大量打制石制品、磨制石器、陶器残片等。有专家提出了“北有山顶洞人,南有奇和洞人”的论断,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奇和洞遗址已于2011年6月公布为该市第五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奇和洞遗址被评选为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为推动奇和洞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2012年6月,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晓玲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奇和洞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奇和洞遗址,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奇和洞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了以奇和洞遗址考古发现的价值意义引起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关注、重视为契机,密切与龙岩市、省的联系,加强与上级部门联动,争取上级部门更多的支持,不失时机借助上级部门的力量,做好奇和洞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着力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定遗址保护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的建议意见。为促进建议落实,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与该市政府相关领导进行多次沟通、探讨,敦促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并力争取得了成效。

今年3月5日,该市人大的建议便有了结果,奇和洞遗址经国务院核定,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该市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该市文物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该市人大对文物保护工作始终保持高度关注。2010年8月,组织代表深入到新桥、永福、官田、象湖等乡镇开展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发出了“文物不可再生,要特别珍惜,全力保护好”的强烈呼声,提出了“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制定并完善文物保护规划、加强文物修缮维护、进一步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的建议意见,为漳平文庙、灵地乡易坪村的泰安堡等珍贵历史文物得到及时保护积极谏言献策。

响鼓仍需重锤。为推动该市文物事业科学发展,2012年初,詹可金、黄志谦、黄福振等人大代表在该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了“设立文物局,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该建议很快得到落实,2012年5月,该市成立了文物局,核定编制5名,经费由市财政局核拨,从而为该市文物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 责任编辑:张海燕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