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福建小说有“南方特色” “小说闽军”呈现热闹景象

2013-11-12 10: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让“小说闽军”的路走得更远……

东南网11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文 关建东/图)

“我们是一群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人,希望有生之年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写作的天空中飞得更高……”

11月4日,在文脉绵延的福州三坊七巷,在这个曾经走出过许多文学大家的历史文化街区,由福建省文学院主办的“福建小说家高级研修班”开班,学员代表、《福建文学》小说编辑石华鹏开学式上的这番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活跃在我省各地的38位中青年小说家参加了本次研修班,他们当中有的已小有成就;有的刚刚崭露头角。在为期6天的培训中,他们接受了来自省内外专家学者们的教诲。

而在此前不久,《福建文学》《中篇文学选刊》也分别举办了小说改稿会和研讨会,为福建小说把脉问诊。省内文坛的一连串动作,预示着“小说闽军”再次启航。

福建省作协主席杨少衡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优秀小说总体数量偏少。不过,也有一些有名气的作品问世,比如小说《小城春秋》。改革开放后,福建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散文、评论、戏剧最为突出,小说相对滞后。新世纪以后,福建小说创作有了比较大的改观,一批小说家在全国叫响。

如今,尽管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小说闽军”已呈现出热闹的景象。

福建小说具有“南方特色”

“福建小说家创作心态比较好,不浮躁,很本分、很老实。”石华鹏认为,当下福建小说最大的特色可概括为“南方特色”——叙述细腻、温婉、精致,人物和故事也带有日常的平实和朴素,没有北方小说的雄浑、大气和粗粝感。不过,这也是福建小说的潜力所在,正因为这种南方气质,在对生活细微的表现中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好小说。

“无论是杨少衡的小说对现代社会转型中人格变化的关注,北北小说里对人性的挖掘,还是赖妙宽以两种笔墨写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种阵痛,福建小说家偏重于对现实与历史的两种观照——在现实中能够带出历史的情怀,在历史的叙述中又能够对现实有所观照,历史能写出现实感,而且福建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小说创作中都能看得到。”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文学评论家何向阳如是评价福建的小说创作。

“跟有些地方比较起来,福建的小说比较空灵,比较讲究艺术的营造,读起来不是那么沉,不是那么累。”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评论家梁鸿鹰举例说,像杨少衡的小说,好多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但语言很机智、很幽默,对人物性格的把握都很到位。他同时指出,福建作家的小说语言很有地方特色,词汇的用法、句式、结构等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

漳州作家何葆国,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南靖,从此与土楼结缘,并把土楼确定为写作目标,创作了《来过一个客》《恸哭》《土楼》等一大批关于福建土楼的小说,并摘得省文学奖等多个有影响力的奖项。

“我更关注土楼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生活在土楼中的人,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在变革的时代中的命运变化以及人们之间关系的变化。”何葆国告诉记者,他正在构思关于土楼题材的三部曲,前不久还自费到河南、江西等地采风,搜集资料。

何向阳认为,何葆国的小说立足于对当地文化的研究,非常有特色。

福建小说写得不够“狠”

福建的小说创作以中篇小说见长,长篇小说相对较弱,尽管有几部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但还未在全国引起足够注意。“两个含金量

大、影响力大的国家级奖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小说奖,我们省还没有小说家问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杨少衡坚信,福建小说家距离这个奖项应该不会太久,“因为在前面的几届评奖中,我省都有作品入围”。

杨少衡表示,福建小说创作中对本土文化开掘的精品力作太少。“比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有对本土文化的使命感,下大力气反映本土文化。福建是小说的沃土,这里的文化非常独特,历史、人文有其特点,福建小说家在这方面的挖掘还不够,量还不够、影响也不够,还需继续努力。”杨少衡说,有时我们忘了宝贝就在身边。比如写两岸题材,福建独有,或者我们更有资源,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一旦写出来就具有全国性、甚至是世界性意义。但是,福建的小说家往往视而不见,而是跟着别人走,写其他通用的文化元素的东西,把我们的宝贝丢掉了。

有评论家认为,福建小说写得不够“狠”。省内不少业界人士也认同这种观点。

在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看来,福建小说家叙述语言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叙述能力是项基本功,叙述时字面上讲出来的和字面下的要有一个反差,语言要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去唤醒读者的经验。因此,他建议福建的小说家多练基本功。

“福建小说要在思想空间上勇于开拓,在表达艺术上勇于突破,创作出让人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的作品。”梁鸿鹰非常推崇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小说《繁花》,他认为其语言风格以及对上海市井生活的精细描绘,非常独特,福建小说创作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中青年作家在成长

学员施伟,是来自于惠安县的70后作家,2005年开始小说创作,已发表《逃脱术》《我要当舅舅》等十几部中短篇小说,他最大的体会就是,写小说要把生活中有感觉的东西表现出来。

对于邵武的上官晓梅来说,爱上小说,则缘于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从爱读发展到后来的爱写,这一切都是兴趣使然。从1991年发表第一篇小小说《心碎》,到2001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心锁》,再到网络小说《金银夫妻》荣获“首届华夏杯网络大赛”优秀奖,一路走来,她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眼下,她正在写第二部长篇历史小说《大唐婉儿迷踪》。来自南安的学员杜开春在创作早期曾遇到语言瓶颈,被批评小说语言不行。后经人指点,开始读汪曾祺的作品,从此一发不可收,如今已熟到可以背的程度。“汪曾祺的语言干净自然,他要求自己‘能不说的话就不说’。”杜开春说,认真揣摩汪曾褀的语言后,2011年,他在《福建文学》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丁香溪》。

2013年,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抓人才,抓精品,给了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一个平台。在省文联公布的福建省文

艺创作题材库初审通过的名单中,80%的小说题材来自我省各界的中青年作家。

“举办这个小说家高级研修班,我们是希望尽自己的心和意,为作者提供一个学习和研讨的平台,凝聚大家的力量,互相交流、提高。”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张作兴说,参加这次研修班的学员少有机会参加写作培训,但他们离文学、离读者最近,最有潜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