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政协频道> 党派工作 > 正文

建议我省加快实施少数民族地区“造福工程”

2013-11-27 06:07  信息处 来源:福建政协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漳州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反映:199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积极组织实施“造福工程”,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有计划地将一些山高路远、生存条件恶劣、零星分散的少数民族村集中搬迁到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新的有利于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少数民族“造福工程”是全省“造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起,对“造福工程”中少数民族搬迁人口在省级财政搬迁补助每人3000元的基础上,每人增加补助300元,2009年提高到每人600元。

从整体上看,我省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此项政策的帮助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如:十年来,漳州市少数民族共搬迁253户1208人,经济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有效促进了民族关系和谐融洽。但是,随着“造福工程”的实施,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建房费用增长快,补助资金标准偏低。随着建筑材料价格及劳动工资的上涨,目前我省农村建设一栋普通三居室房子需要15万元左右。按照现在的标准(少数民族搬迁户每人补助3600元),以1户平均5口人计,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不足2万元。而且目前我省仍有不少地区市、县两级同额配套还未落实到位,建房资金缺口只能靠搬迁户自筹解决。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由于集中安置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加之一些地方规划滞后,导致有的安置点的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缺电、缺水、缺路的问题。三是集中安置点征地难度逐年加大。由于土地的分户经营、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林地用途变更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住宅安置用地紧缺,出现有搬迁指标,没有用地指标的问题。而且土地价格逐年上涨,进一步加大了征地难度。四是弱势群体搬迁困难多。目前,我省“造福工程”采取按人头平均的无差别补助政策,部分困难户特别是少数民族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病灾户等受自身经济能力限制无力搬迁。五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搬迁后收入不稳定。为此建议:

一、认真抓好统一规划和管理。应根据实际搬迁需要和能力,制定科学的搬迁规划。坚持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坚持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增强防灾避险能力相结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发展生产相结合等原则。要保证用地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优先用于“造福工程”搬迁。对于占用部分耕地的,可参照灾后重建政策,采取简化程序,特事特办,边建边报批,加快实施工作进度。要加强协调配合,对享受“造福工程”政策搬迁户,相关部门要及时为其办理土地使用、施工建设许可等证件及有关手续,对涉及多个部门、办理难度较大的,由当地政府及时牵头解决。

二、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应根据我省建筑材料价格及劳动工资的上涨幅度,及时调整省级财政补助额度。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造福工程”的指导意见,切实督促市、县两级严格落实省有关文件要求,配套补助建房资金,并参照省里办法,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5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应整合各类政策资金,如省政府新近出台(闽政[2012]27号文)关于帮扶民族乡加快发展五条措施中规定的“四个100万”资金、交通部门自然村道建设资金以及土地整理、退耕还林、民政优抚金等,有效推动“幸福工程”各项建设。

三、高度重视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实施造福工程的重要要求,要积极为他们的生产、出路问题出谋划策,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发展科技扶贫项目、组织劳务输出、开展小额信贷、减免相关税费等,拓宽其就业、增收和创业渠道,鼓励支持民族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要加大科技、文化、卫生扶贫力度,完善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救助体系,着力解决因病、无一技之长等因素导致返贫问题。

四、妥善解决特困对象搬迁安置问题。适当调整政策,实行差别补助。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搬迁、留住故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予以重点倾斜,根据其收入水平和特殊困难,对其搬迁建房给予额外补助。也可参照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做法,由政府出资统一建房或收购二手房来安置无力搬迁的特困户,防止出现“穷人愈穷”现象。要积极探索针对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对象搬迁安置的新路子,整合民政、残联、扶贫等补助资金,以乡(镇、街道)、中心村为单位,将闲置的校舍、场厂、无人居住的房屋改造成敬老院,或筹集资金兴建“五保户之家”等,供其集中居住,让这些特别困难的少数民族群众能够共享“造福工程”建设成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