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受冲击,错位求发展 “厦深铁路的开通,将给沿线城市公众带来实惠和便利。”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旅客运输管理处负责人说,“但同时,公众出行方式的改变,将给我省汽车客运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据了解,厦门特运集团发往广东地区的车辆共有53台,目前已有12台表示要退出该线路的经营,预计厦深铁路正式通车后,将有三分之二的沿线车辆退出厦门至广东线路的经营。 此外,漳州客运站、漳州客运西站、漳州中心站、漳州新城车站、漳浦车站、云霄车站、东山车站、诏安车站、平和站、南靖站、龙海站等11个站点的77条线路也将受到正面冲击,预计将减少站点站务营业收入共计2000多万元。 面对市场格局的变化,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在《福建省道路客运班线与运力发展“十二五”规划》、《高速铁路开通对福建省道路客运业影响及对策研究》中明确指出:道路运输业应顺应发展潮流,在新的综合运输体系下扬长避短,重新定位,实施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长途班车没法和动车比速度,但可发挥中短途接驳、点多面广、直接通达县城乡镇的优势,把精力更多地用于发展与高铁线路垂直的支线运输、短途客运、农村客运、城市公交和出租车客运等,还可采取灵活的运输组织方式,降低运营成本。”鹭岛长运公司总经理邵伟民说,面对乘坐舒适、更省时的“巨无霸”对手,他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厦深铁路开通后的相关对策。 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旅客运输管理处负责人认为,高铁在分流道路客运原有客源的同时,又会给道路客运带来新的客源,比如,向莆铁路开通后,南平到沙县的客运线路就繁忙了起来,许多南平的客人先乘汽车到沙县,再转乘动车去闽南一带。“客运企业应充分发挥道路客运‘门到门’的便捷优势,着眼于错位发展,这样就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抓旅游客运,促无缝对接 厦深铁路的开通,将把广东、香港等地纳入厦门周末旅游圈。据旅游部门预测,厦深铁路开通之后,黄金周赴厦旅游的广东游客数量或增长三至四成,而动车游凭借其超高的性价比也将成为游客最喜爱的出行方式。 目前,动车站站距较大,离市区、景区较远。“游客数量增长后,动车客源能否与景区实现无缝对接,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出行质量。”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陈宏表示,动车开通后,我省旅游客运企业要做好和旅行社的衔接工作,组织旅游客车对接旅行社地接团队和散客旅游出行的需求。 今年初,深圳、潮州、厦门三市旅游局就联合签署深厦潮旅游合作协议,面对厦深高铁开通可能带来的潜在旅游流,厦门等地旅游客运企业积极筹划与旅行社等机构的合作,以“游运联合”的方式,采取车票及门票套票给游客优惠,争取旅游客源,拓展旅游客运业务。 “此外,在黄金周等客流量激增的时间段,灵活性强的道路客运还要发挥运输‘兜底’功能,以面对铁路旅客运力短缺的情况。”陈宏介绍,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由于向莆高铁的开通,厦门铁路旅客运输量“井喷”,不少旅客因没买到高铁车票而转乘长途汽车,厦门特运集团车站加开发往三明、永安、尤溪、龙岩等地共400个班次,以满足市场需求。 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局长郑仲苹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推进旅游配套场站建设,合理规划道路旅游运力,进一步完善道路旅游客运网络体系,以大交通、大网络、大运输的科学发展观引导道路客运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采访手记 让“毛细血管”与“大动脉”完美对接 记者 张静雯 厦深铁路是全国客运通道“四纵四横”中的最后“一纵”,开通后整个沿海快速铁路“大动脉”将全线贯通,漳浦、云霄等8个县市不通铁路的历史将结束,深圳、汕头、厦门等三个经济特区可一日往返。 动车的开通,极大满足了民众长途出行的需要。然而,“动车站很远”成为许多民众在享受动车便利之时需承载的甜蜜负担。“出趟远门,肯定要带不少东西,如果没有直达动车站的公交车就太不方便了。”不少民众感叹道,前往动车站花费的时间居然超过了动车行驶所需时间。 “大动脉”的完美运行,需“毛细血管”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只有作为“毛细血管”的道路客运根据自身优势,科学合理地设计客运接驳班线,开辟城市公交专线,并对高铁火车站出租车运行加强监管,确保民众出行方便、安全,才能让民众切实体会到动车“大动脉”的强大优势,使“大动脉”的效益最大化。 |
相关阅读:
- [ 12-19]2014春运北京四大站共开临客80余对 首开红眼高铁
- [ 12-18]福建开启清新“钻石海岸之旅” 迎高铁旅游时代
- [ 12-18]厦深铁路开通在即 闽台共推150项高铁旅游优惠政策
- [ 12-16]12月28日全国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 新增一批旅客列车
- [ 12-16]福建发布厦深高铁旅游“十条精品线路”
- [ 12-14]行业专家共论中国高铁“出海”
- [ 12-14]旅游专家汇聚榕城 “把脉”高铁时代福建旅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