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孩子们在校园内欢快地做课间活动
东南网1月8日雅安专电(本网特派记者 陈艳艳)“4•20”芦山强烈地震让雅安市百姓的生活遭到重创。如今,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展了8个多月,不少人都很关心当地群众的安置情况怎么样?1月7日,中国红十字会发起的重返灾区走访援建项目活动在四川雅安正式展开。我省对口援建项目又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跟随我省红十字会及爱心人士代表一行,利用两天时间前往其中三个援建项目: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天全县老场乡禾林村,以及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进行了深入的探访。 第一站:走访隆兴中心校 见证灾后新面貌 在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里,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下课铃一响,孩子们便欢快地从教室里跑出来,欢快的课间活动让校园里立刻沸腾了起来。 据了解,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校园占地20677平方米,原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25人、教职工31人。“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芦山县隆兴中心校校舍严重受损,所幸主体结构完好。 为了让学生早日告别板房,搬进教学楼,中国红十字会决定由我省对口援助该校进行灾后重建,援助资金高达757.80万元。据介绍,该笔援建资金来源包括:福建省红十字会47.8万元,厦门红十字会683.3万元(其中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100万元),平潭红十字会26.7万元。 1月7日上午,记者在隆兴中心校看到,经过8个多月的维修加固,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校舍,已被崭新鲜艳的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以及食堂所取代。 校长王智强介绍,隆兴中心校的维修加固工作于2013年7月12日启动,在工程建筑者不分昼夜的工作,当年9月2日校舍即安全投入使用。“维修加固后的校舍抗震烈度可达到7度。”芦山县教育局副局长季宗强补充说。 王智强校长还告诉记者,重建前的隆兴中心校校舍质量、教学设备、生源师资都很一般,但重建之后办学规模达到了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增加到了如今的520人。同时,购置了图书7500册,仪器设备7000台套件,办公设备30套。 “下一步,我们还将新建学生餐厅、运动场以及修建排污、排水、电缆管道等其他基础配套设施。”王智强同时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把隆兴中心校建设成为芦山县示范性特色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学会感恩、回报社会的良好育人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