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滕王蝶画 唯一传承人
2014-01-28 10:09 来源:中国平潭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在我国,书画作品的价格一般是以面积的多少来计算,俗称一平尺多少。但是,以擅长画蝶著称的江源,他的润格却是以蝴蝶的只数来计算,每只一万元。江源何许人?蝶画价值为何如此之高?画蝶画需要什么技巧?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滕王蝶画唯一传承人——江源先生 要画蝶先捕蝶 未见到江源之前,一直猜想,这个以蝶画著称的福州画家,到底何许人也?画作以什么走向市场?在这个阳春白雪的绘画领域里,能够得到购买者的认同,这必定有异于常人之处。而见到江源,果然长发飘飘,一袭乳白大衣,很有艺术家的范儿。 入得江源先生家中,看得出他对蝴蝶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境界。 普通人家中展示柜上摆的,不是紫砂壶就是寿山石等。而画家的展示柜上,摆的却是蝴蝶的标本。有的还是来自国外稀有的品种。江源的书房里,就更是一个蝴蝶世界了:墙上不仅挂着各种真实蝴蝶的标本,还挂着画家对蝴蝶各种神态的素描。虚虚实实之间,已让人忘记了人间世界的存在。 江源告诉记者,自从无意间接触了蝶画后,他已疯狂爱上了蝶画。为了画好蝴蝶,他不畏历经千辛万苦。 听说福州马尾的下德一带有个蝴蝶谷,盛产各种蝴蝶。江源二话没说,兴冲冲地就往下德赶去。蝴蝶谷没有路,他披荆斩棘摸索着往上走。天色已渐渐暗下,江源还没到达山顶。不过,他不敢再往上了,他赶紧下山,却不料一个跟斗往下滚,若非有树枝阻挡,否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摔成什么样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到达蝴蝶谷的时候,江源已经找到了路径。第五次去的时候,他已经带着研究蝴蝶的专家一起去了。 本地的蝴蝶再怎么抓也都有限。为了更好地研究蝴蝶,江源开始用自己的蝶画和蝴蝶爱好者们交换。交换次数多了,江源就见识了更多蝴蝶的品种。 挥毫间,蝴蝶跃然纸上 在江源看来,传统的画法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蝴蝶翅膀的光泽。怎么办?他尝试着把贝壳加工,利用贝壳的光泽来表现蝴蝶。“你看,这些蝴蝶的翅膀是不是金光闪闪的?”江源指着自己创作的蝶画问记者。 蝴蝶识得越来越多,蝴蝶画得越来越多,江源笔下的蝴蝶已经越来越像真实的蝴蝶了。江源告诉记者,2006年,他在户外展示自己创作的《千蝶图》时,一只蝴蝶恰巧从画前经过。他轻轻一摁,蝴蝶倒在了画面上。当摄像机的镜头缓缓扫过这只蝴蝶时,蝴蝶正巧“醒”来,从画面上飞出,现场的观众大呼“蝴蝶活了!蝴蝶活了!”。 厦门景山公园的蝴蝶园开张时,江源被邀请带作品前去助兴。游客们看着惟妙惟肖的蝴蝶,摸完看着自己手上沾上的“蝶粉”,一直追问江源画上的蝴蝶究竟是不是真的。 “滕王蝶画”专利出炉 江源是福州长乐人,他对于自己以蝴蝶为对象的画法十分自豪。他告诉记者,他的这种画叫“滕王蝶画”。 据介绍,滕王蝶画起源于唐朝。1300多年前,唐高祖李渊的二十二子李元婴被封为“滕王”,他擅长丹青,喜欢画蝶。他画的蝶以金银珠宝矿物为颜料,惟妙惟肖,当时便有“滕王蝶画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的记载。后人奉他为“滕王蝶画”的祖师。“滕王蝶画”后来失传。但滕王画蝶的技法当年被身旁的梁太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归而习之,后代代单传至今,被画界称为“滕派蝶画”。 机缘巧合,江源学到了滕派蝶画的技法,并到南昌与滕王阁研究李元婴的专家一起探讨,终于在古代滕派蝶画的技巧的基础上还原了当年滕王以真蝶为标本写生的艺术,并加入了现代的绘画材料和科技手段。 在江源看来,他现在的蝶画已经不是滕派蝶画而是滕王蝶画。因为与平民化的滕派蝶画相比,滕王蝶画更细腻更写实,更符合宫廷画的特征。“我是滕王蝶画的唯一继承人!”江源告诉记者,“我已经为滕王蝶画申请了专利。如果没有我的许可,别人是不能随意画滕王蝶画的。”江源向记者展示了福建省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作品类型是美术作品,著作权人是江源,而滕王蝶画则写在作品名称一栏中。 2003年,江源开始创作《千蝶飞舞图》。整整耗时一年半,他终于完成了宽40 厘米、长40 米的《千蝶飞舞图》。画中的1000只蝴蝶,1000个品种,1000种样子,欲飞还停,非常逼真。 江源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大展赛,作品也多次获奖。他先后获“全球华人美术百杰”、“中国诗书画大师”等多项荣誉。现在他被聘为中国滕王蝶画艺术院院长。 “滕王蝶画属于宫廷画,宫廷画也是中国传统的东西。我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江源提着画笔一字一句地说。 |
相关阅读:
- [ 08-12]“滕王蝶画”第18代传人在榕 讲述千年传奇技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