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花灯艺坊春节忙不停 艺人呼吁保护和传承民间工艺
2014-02-06 22:2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曹氏花灯作坊经常有市民或游客来此参观 传统花灯工艺需要传承和保护 “传承”是曹淑贞最关心的事情。现年62岁的曹淑贞,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泉州做彩扎花灯时间最长的艺人之一。从14岁开始在父亲的影响下就扎一些虫鸟花灯,后来进入泉州市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当学徒工。42岁走出工厂后,开始在家制作花灯。她致力于花灯制作研究,从艺近五十年来,不仅在花灯制作工艺上有所成绩,也带动了几位亲戚学习和从事传统花灯制作,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曹氏花灯作坊,并在花灯市场上产生影响。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有义务和责任让这门技术走出家族的圈子,传授给更多的人。”目前已经是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客座教授的曹淑贞告诉记者,她现在每周在高校内有四节花灯课,主要教授学生传统花灯制作技巧,培养学生手工技艺。她说:“尽管骑电动车到学校有些不方便,但是有些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全面地掌握泉州花灯特点,还是会从家里携带一些样品到学校和学生一起探讨花灯的发展、传承和制作技巧等方面的问题。”除了高校授课,曹淑贞还到相关部门开展“让花灯走进校园”号召,向鲤城区实验小学学生授课,培养孩子的手工创造能力,受到了孩子们欢迎。 与此同时,曹淑贞也进一步探索传统“彩扎”制作技巧,其制作的“彩扎”人物作品“南音人物”曾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大赛。记者从作坊的展示柜上看到了该获奖作品,5个高度在30厘米左右的南音艺人端坐在戏台上,身披绸缎长衫,弹琵琶、吹洞箫、拉二胡……制作手艺细腻,人物表情丰富,形象栩栩如生。“‘彩扎人物’与‘花灯制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技艺,彩扎人物无论是在工序还是场景设计方面都更加繁琐。”她表示,彩扎是她目前除了传统花灯制作外很想继承和探究的另一项传统工艺技术,由于其制作程序繁杂,目前许多花灯作坊并不重视该项工艺的传承,有的作坊甚至不会彩扎的制作方法。 曹淑贞认为,要学习和掌握“彩扎”技术,最重要因素除了具备要一定的艺术细胞外还要有耐心,只有耐心地学习、钻研,才能全面地学习到这门技术的精华。“让手工艺人在高校传授传统技艺对学生来说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专家有义务和责任去传承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学生也应该好好珍惜这种学习条件,只有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将这些传统的东西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曹淑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