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平潭> 要闻播报 > 正文

花开东岚 绽放春天

2014-02-12 15:43  王光慧 来源:中国平潭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推进生态建设

实验区成立以来,平潭就坚持从战略层面思考和谋划生态发展,突出打造“山、海、岛、城”为一体的生态空间,邀请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参与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水资源配置、科技智慧岛等专项规划,研究制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施全岛规划环评,检验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开发建设各个环节都符合生态要求。

同时,我区提出了建设“国际森林花园岛”的目标。围绕着这个目标,平潭大力实施“五绿”工程,包括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城市、绿色景区、绿色村镇等建设,从2010年起,连续5年每年植树1000 万株。2013年,绿化工程的第四年,我区造林5000万株,提前一年完成了目标。

经过四年奋斗,抗御风沙灾害的防护林体系已基本建立,全岛绿化、花化、彩化,取得一定成效。今年,我区计划完成植树1500万株,并借鉴天津经验,构建先进的生态指标体系,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生态智慧城。

树立环保理念

过去几年,我区在加快道路、港口、水利、通讯、电力、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树立“节水、节地、节能”理念,重视海水淡化和“中水”利用,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宜居和谐社区。

坛西大道综合管沟的建设至今仍被许多客商津津乐道。

区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总经理刘栋刚介绍,共同管沟内排水、消防、电气系统、监控设备、通风、照明等设施一应俱全,避免道路反复开膛破肚,还能节约土地等,确保道路交通功能的发挥、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确保生命线的稳定安全、保护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此外,我区编制了《平潭综合实验区防洪防潮规划》,加快推进防洪防潮工程(一期)建设,高标准建设防洪排涝设施;引进台湾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排污强度;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污水处理厂,同步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和收集污水管网工程;加强君山、南寨山等生态景区的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发展高端产业

我区的产业发展正逐渐起步,规划构建低碳、智慧、生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以节能低排为特征,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以及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高端产业,对新上项目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目前,总投资73亿元的协力科技产业园落户平潭,目前封装车间已经初见雏形,6英寸芯片厂也已动工建设;全球触摸屏龙头企业宸鸿集团在平潭落户,投资约30亿元建设宸鸿科技园,目前,一期厂房已经建设完毕,部分设备已安装,即将开始试生产。去年,平潭青峰风力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成为实验区成立后首个竣工投产的产业项目。在理想风力6级(每秒13.6米)的理想风速下,每台机组每小时可发电2000千瓦时。

据中闽(平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主任曾贵泉介绍,平潭青峰风电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约10.8万吨,氮氧化物约953吨,二氧化硫约1109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可观。

目前,已规划4 个海上风电场,其中,大练和草屿风电场已列入省海上风电规划。

倡导绿色出行

交通节能减碳是低碳旅游的重要环节。实验区成立后,我区开始投放LNG 清洁能源车辆、配置GPS智能调度平台,去年还安装了IC刷卡终端。

区交通与建设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目前正在逐步推行全岛公交化,未来还鼓励发展多元化的低碳绿能交通工具,采用多元化的绿色交通运输工具,包括铁路、轻轨、电车、缆车、电动公交和的士等,彼此间互补、换乘转运,并配套建设相应的电动车加电站网店,实现全岛公共及私人运输工具全面低碳化、低能耗。

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目标,未来我区形成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铁路、港口航运和航空为骨架的对外运输体系;构筑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与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多层次、高效率、可持续的城市交通体系,并通过大运量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开发建设,创建“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高品质”的绿色交通系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