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高考分轨 前景更美?

2014-03-27 09: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分享到:

2014年3月27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文章:

高考分轨:前景更美?

网友呼吁优化设置福州一些公交线路

东南网2013年度“十佳评论”评选启动

莆田秀屿成立服务队 民生问题“马上解决”

高考分轨:前景更美?

·网友热议有褒有贬 ·家长担忧地位不同 ·专家肯定因材施教

东南网3月27日报道(本网记者 卢金福 实习生 林梦颖)

高考改革年年在讲,次次提法不同。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今后高考或将实现两种模式: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此消息一经报道立刻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热议意见不一

对于“两种高考模式”的改革意向,网友意见不一。网友“傻了叭唧大萝卜”认为,高校应该有更多技能型的学位,而不是打着学术的旗号教出一些要学术没学术,要技术没技术的毕业生。网友“景星苑_72213”同样表示,应该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培养大量的技术学院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无须上岗培训,大学则培养研究型人才。

但也有网友并不看好这种高考模式。网友“聪明的一叔”指出,技能型人才是职高和中专培养的,理论研究离不开实践,高级技能型同样离不开理论学习和总结能力。“这样做是降低人才培养的标准。”

针对高考改革的必要性,有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学非所用”,但有网友认为这一观点并不客观。网友“htesh_e0f082”说,任何专业知识对就业都有辐射性,“我的同学被分配到10多个不同行业工作,最后都找到了所学专业和从事行业的结合点”。

家长学生教师关注

虽然有家长认为高考采取两种模式,可以给拥有某项特长的学生提供求学出路,而不再是一考定终生,但也有不少家长和学生担心两种高考地位不一样。

厦门姜先生的孩子正读初二,他表示,一般印象中学习差的学生才会去学技术,也只能上大专类院校,“要是两种模式的高考地位不一样,我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参加技术型高考,现在就业大家看的还是文凭”。

“这对高中学习有影响吗,是不是初中就得确认自己发展的方向?”龙岩某中学初中生刘同学一头雾水,对于未来的选择,他说主要看中好的学校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而不是技术型还是学术型。

小周是厦门云顶学校的一名老师,她说,现在也有高职单招、艺考以及成人自考,但是含金量都没有学术型高考高。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接触的还是文化课,怎么让文化课成绩不高的学生去掌握一门技术?

福建正研究高考改革方案

福建高考的模式会怎么实行?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福建的高考改革方案还在研究当中,要等到教育部的政策出台后,再结合福建情况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

不过福建已经为高考的改革做了准备,并推行了分类考试。记者了解到,福建将争取从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今后高校招生实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奠定基础。

此外,从2014年起,福建设立“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整合了“高职单考单招”、“高职自主招生”、“中职推免”等,其招生对象包括中职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职招考在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与普通高考不同,能更好地体现“知识+技能”的招生改革要求。

专家:可以更好因材施教

福建省教育学院教授邹开煌认为,中国人普遍重学术、轻技术,导致很多学生只想往名牌大学挤,现在家长和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与其勉强去读死书,不如灵活地去掌握一门技术,这对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很大帮助,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他也表示推行两种高考模式,实际上是分层教学亦是因材施教,用国家政策去引导与落实,带动更多人才往技术层面走。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争平告诉记者,若通过高考一分为二,将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区分开来,会令学生在就业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出路,同时与用人单位之间也会有更好的衔接,而人才分流之后,学生才能慢慢摆脱“毕业即失业”尴尬。

移一移设一设,更便民

网友呼吁优化设置福州一些公交线路

华林路中间的道路隔离护栏是无法在华屏路设置公交线路的原因之一。

位于华屏路屏东城前的公交停靠站台,始终没有公交线路经过。

东南网3月27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 实习生 张雅琴) 道路有设立公交停靠站但却没有公交线路经过、公交线路离市民生活小区步行距离较远……近日,有网友反映福州市公交线路在设置细节上存在不合理。

25日下午,记者从横屿鳝溪佳园门口按照网友描述的线路步行至距离较近的福光路公交站,大约需要18分钟。经过这里的公交线路很多,可以通往福州城区各个方向。

该网友建议,将公交车站移至同路段的东芝照明有限公司门口,这样更方便横屿鳝溪佳园现有14幢居民楼的1600多户住户。家住横屿鳝溪佳园小区的吴小姐认为,乘坐公交车的市民相对集中在东芝照明有限公司附近,如果可以将公交车站前移至该处,的确会方便得多。

与横屿鳝溪佳园相似的,还有建新南路公交车站。该站位于建新南路阳光城新界大门附近,停靠该站为公交车线路为502路、503路,而经过该站点的线路则还有311路、47路,但并不停靠该站,要想乘坐就必须走到较远的路口公交站。网友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增设停靠于该站的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出行。此外,网友还对华屏路有公交车站但并没有公交线路表示疑惑。

记者就此联系了福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科,该部门工作人员小林表示,华屏路之前曾就设置公交线路问题派人前往勘查过,但由于连接该路段的二环路与华林路的道路中间都被交警部门设置了隔离护栏,不方便公交车进出华屏路,因而才没有在此设置公交线路。而有关部门在道路建设时会在道路两边预留公交停靠站点,并统一规划公交线路。但规划好线路的道路是否适合设置公交站点,还要经过现场的勘查和论证,“主要考虑因素有:附近楼盘入住率、群众的需求情况、道路条件是否成熟、线路客流、首末站的设置等,此外,还需考虑到公交车周转问题,超过20公里以上的公交线路也不予开通”。

对于横屿鳝溪佳园小区和建新南路公交车停靠问题,福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表示,将会组织人员对上述线路客流、道路情况等进行调查,再根据考查结果和相关部门意见对线路作进一步优化。

您是否也有遇到公交线路设置的不足之处,欢迎登录东南网福建第一社区(bbs.fjse.com)有料天天报反映和参与讨论。

听,网络声音年度回响

东南网2013年度“十佳评论”评选启动

东南网3月27日讯(林雯晶) 东南网2013年度“十佳评论”评选活动于今日正式启动,欢迎网友登录福建第一社区(bbs.fjsen.com)活动专区推荐、自荐优秀作品。

此次评选活动的推荐、自荐环节将截至4月17日。凡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东南网(包括福建第一社区、西岸时评频道、东南空间等平台)发表的原创评论均可参加此次的年度评选。

主办方将从自荐、推荐的作品中初评出50篇入围作品,进入评委复评。按照评选规则,取评委评分排名前15位的文章,结合网友投票分(占40%)、评委分(占60%),综合统计最终产生年度“十佳评论”作品。

本次活动除了主办方代表外,还邀请了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梁建平,国内知名评论家鄢烈山、刘洪波,资深媒体人、福建新闻学会名誉会长肖辉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芝晓,福建日报评论部主任谢宗贵等8位来自新闻界、评论界和学术界的评委。除对作品打分外,评委还将对参赛作品做出精彩点评。

年度“十佳评论”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奖金1000元,所有获奖作品均将给予现金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

东南网自2010年以来已经举办了三届年度“十佳评论”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东南网网友的广泛响应。活动本身及评选结果也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欢迎网友继续积极参与本届年度“十佳评论”评选活动。主办方将于4月23日公布50篇入围候选作品,并推出投票专题,欢迎网友投票、讨论,选出您心目中的10篇年度评论佳作。具体活动细则,可登录东南网(www.fjsen.com)浏览。

莆田秀屿成立服务队 民生问题“马上解决”

工作队与群众一起打捞水浮莲。

东南网3月27日讯(余臻 陈淑霞 唐群英 张萍)“现在,四周变得整洁光亮了,以前一到夏天这沟渠就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家住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的林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道。从3月15日至今,经过十几天清淤整治,秀屿区临港项目工作服务队与村干部一道进行的渠道护岸工作已近尾声。

东庄镇是发展临港项目的前沿阵地。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莆田市秀屿区从全区机关部门中抽调200多名干部组成临港重点项目工作队,进驻东庄镇24个村居开展工作。本月,项目工作队的重点工作是清淤整治,任务完成之后,这里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大为改观。

工作队到东庄入户宣传中,收集、梳理了70余个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覆盖范围涉及环境保护、防洪排涝、社会保障、民生工程等方面。秀屿区委区政府为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力争做到马上核实、马上解答、马上解决。除了清淤整治,工作队还正在逐项解决影响临港项目推进的用电、供水及水利设施建设等问题和困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