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以文学的名义在鲁迅文学院相遇

2014-04-01 09: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梦想 关建东 图

东南网4月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这十几天,我们学员都得到了一枚种子,饱满,新鲜。它是一种启迪,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信心,是一种鼓舞,我们带回家去,种在书桌上,不断浇灌,用心呵护,日子久了,定能开出美丽的花,为福建文学花园再添一抹春的色泽。”

3月29日,鲁迅文学院福建中青年作家班在福州八闽书院举行结业仪式,来自漳州的学员代表黄文卿的发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参加此次作家班的50名学员来自全省各地,十多天的充电之旅,为他们今后的文学创作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太幸运了!”

“太幸运了!”这是记者采访时听学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不是吗?在无数作家心中,鲁迅文学院一直是他们向往的文学圣地。莫言、王安忆、张抗抗、迟子建、麦家……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都出自鲁迅文学院。可以说,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的中坚和新锐力量多半与鲁院有缘,文学写作者也都不约而同地把鲁院视为“文学黄埔”。

鲁迅文学院学员、作家傅爱毛这样形容鲁院:鲁院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个梦想,甚至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一个神话。鲁院所传承给我们的应是一种观念,一种意境,一种眼界,一种大美大爱的熏陶和濡染,一种更深远意义上的人文品质和关怀。

“现在,全国中青年作家要求参加培训的呼声很高,可我们的培训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成曾樾说,这就需要整合各地作协、文学院的资源,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鲁院在地方办作家班,就是探索扩大培训的新方式,继去年在安徽办班后,此次福建作家班是鲁院在地方办的第二个班。

不管来自哪个行业,取得多少成就,来到鲁院福建班学习的学员们都像孩子一样,认真地听课做笔记,贪婪地汲取着营养,为某一点触发而怦然心动,为某一个创作问题和同学彻夜长谈,因困惑的解决而欣喜不已。

“我们有共同的文学梦想”

这次鲁院福建作家班的学员,有来自基层的教师,有来自企业的职工,有从事文学杂志的编辑,还有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29岁,之所以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相遇,只因他们都是一群热爱写作的人,“我们有共同的文学梦想!”

来自莆田的杨雪帆,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海岛。10岁那年,父亲从县城买的一套《安徒生童话》开启了他通向文学道路的大门。多年来,他秉承“文学应该有担当”的理念,以独特的文字书写自己的精神世界。

“文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写作应为自己的心灵服务。”杨雪帆说。

近些年,莆田作家群的实力不断提升。同样来自莆田的学员陈言、麦冬、林落木,用他们的地域写作,诠释各自对文学的理解。在他们看来,真正的写作必须跟生命息息相关,写作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并不热衷于有多少作品发表,而是安静地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安静地写着他们心中的文学。

生活在闽北光泽的邱贵平,坚持用日常的语言、鲜活的文字、民间的腔调、悲悯的情怀,书写闽北的历史文化、时代变化以及小人物的命运。他的长篇小说《五朵厂花》,获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长篇小说一等奖、福建省第26届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扎根故土深耕闽北,把闽北的历史文化写活写妙,把闽北的小人物写大写精,是我毕生的写作追求。”邱贵平说,他坚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近些年,闽北集聚了一批有实力的作家,而此次来鲁院福建作家班学习的邱贵平、胡增官、江子辰,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来自福鼎的林典刨,凭着对诗歌的一腔热情走上了文学创作路。一直注重把诗歌写精致的他,曾拿着自己的诗稿四处请大家点评,到北京找《诗刊》社请编辑指点。也正是这份执着,使得他在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作品多次入选《中国诗歌年度》等选本。

文化底蕴深厚的闽东孕育了一大批像林典刨这样的诗人,也使得闽东诗群在福建乃至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而此次来参加学习的叶玉琳等人都已小有成就。

“手捧鲁院入学通知,我有种‘遥想范进当年’的恍惚。范进当年痴迷于科举,为的是当官发财,而我们执着于写作,完全是一种精神生活。我们以文学的名义在这里相遇!”江子辰在开班仪式上的发言触动了不少学员的神经。

“本期鲁迅文学院福建作家班的学员都是当代文学闽军的重要力量。”鲁迅文学院院长钱小芊说,通过集中培训,学员们获得了精神上的熏陶和艺术上的滋养。希望大家今后多创作精品,为繁荣发展福建文学事业“加把火”。

 

“不来会后悔一辈子!”

在十多天的时间里,刘庆邦、阎晶明、张柠、梁鸿鹰、陈晓明、施战军等一批著名作家、评论家、名刊编辑为大家奉献了一场文学盛宴,学员们发出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师一堂课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黄文卿在接到学习通知时,正感到迷茫。“我写了许多年,一直断断续续,犹犹豫豫,像试水温,伸手碰一下,再碰一下,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仅是木匠手里的边角料,没有曙光。”她说。

思考了很久,黄文卿决定从长期生活的地方走出来,近距离聆听老师的教诲。“有了点点滴滴的收获,边角料也许能做出别致的工艺品。授课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多年的写作体会传经送宝,各具风格,各见真知。每堂课,都有惊喜,都能感受思想飞翔的快乐,都有拨云见日的领悟。”黄文卿说。

学员张宇在福建文学界不算新人,已出版过多部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也得过不少奖项。她于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妖娆无边》已再版3次。

“写了很多,也有发表了,但总觉得没有突破,在文学的道路上怎么走下去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张宇说,这次来学习,一个个“心结”慢慢地解开了。

“比如,刘庆邦老师在讲课中谈到,作品的结尾要走远,不要那么实,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我以前在写作中总是追求唯美主义,他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张宇深有感触地说,这次要不来学习会后悔一辈子。

从事杂志编辑工作的林世恩,很早就开始了写作,有中篇小说《未被捅伤的声音》《前人质李欢的一段生活》等代表作。但当小说写作到了一个高度后,怎么自我超越,他一直没找到满意的方式,笔就有点停顿下来了,后来他转向报告文学、散文等文体的写作。

“这次学习,开启了我对今后创作之路的思考。比如,怎样当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怎样让自己审视生活的目光更具穿透力,怎样提高自己作品的辨识度等等。”林世恩若有所思地说。

“学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这种文学的氛围会产生文学的思维。”江子辰说,这些天的交流和听课,触动了他沉睡在内心里的种子,其间他还写了很多断章,希望这些“苗”回去之后能够生根发芽。

听讲座、开联欢、办诗会,学习生活虽然短暂,但丰富多彩。“我多么希望能挽住时间的手,让她走得慢些,再慢些,好让大家能有机会多听几个讲座,同学之间能再多一些切磋。”学员杨静南感慨地说。

鲁迅文学院的前世今生

鲁迅文学院福建中青年作家班在福州八闽书院举办。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丁玲等一批从延安来的革命作家,即向中央政府呈报了《创办文学院建议书》。明确指出:“按文学艺术各部门来说,文学是一种基础艺术,但我们有戏剧、音乐、美术各学院,恰恰缺少文学院,所以有创办文学院之必要。”

1950年,中央政府文化部即批文同意建立中央文学研究所。丁玲任所长,张天翼任副所长。经过半年多筹备,1950年10月,中央文学研究所在鼓楼东大街103号一座四合院里宣布成立。郭沫若称是一个伟大事件,“在中国历史是第一次”。

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中央文学研究所的吸引下,郭沫若、胡乔木、周扬、茅盾、郑振铎、叶圣陶、老舍、曹禺、吴组缃、艾青、何其芳、张天翼、田间等一批卓越诗人、作家、理论家、教育家、戏剧家走上研究所的文学讲台。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迅速脱颖而出。1954年,中央文学研究所改名中央文学讲习所,归属中国作家协会。

1 958年,文讲所被停办。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学复苏,文讲所又开始恢复。1984年,文讲所更名鲁迅文学院,在朝阳区八里庄南里27号建立校舍。

在新时期里,又一批作家从鲁迅文学院走上中国文坛,如蒋子龙、叶辛、王安忆、张抗抗、高洪波、莫言、毕淑敏、余华、刘震云、周大新、迟子建、陆天明、张平、周梅森等。

(树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