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新加坡节目《你是福建人吗?》走红 介绍各种习俗

2014-04-09 07:14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加坡节目《你是福建人吗?》走红

八集的节目介绍了福建人从嫁娶到葬礼等各种习俗,引福建网友共鸣

前天和昨天微博上转发了福建籍新加坡网友“阿谁阿谁”的推荐视频,是新加坡mioTV佳乐台制作的一档电视娱乐资讯节目《你是福建人吗?》,讲述了在新加坡占有绝对优势的福建文化,引发了我省网友疯狂转发和评论。

这则号称由外国人制作的深度阐述福建文化的节目,让福建的小伙伴们倍感骄傲:没想到福建文化到了新加坡没变味,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八集综艺节目还有明星客串

“阿谁阿谁”是从3月21日到4月5日,分批把八集节目发送到网络上的。

从节目的简介上看,主持人分别是:福建话说得顺畅的老大哥陈建彬,和福建话说得七零八落的小子黄靖伦,此外还邀请了刚刚获得第5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杨雁雁友情客串。

在节目中,主持人将新加坡走透透寻找有关福建人的种种,从走入福建家庭看嫁娶习俗,到参观福建人墓地,到访问本地少见的福建舞狮团,为观众呈现最丰富多彩的福建人文化。

看过该节目的海外福建人,为此倍感骄傲,纷纷点赞。

不少标注在英国,美国的网友也纷纷转载,说:“存起,想家的时候看一下。”也有人表示这组视频十分励志,网友“木子”说,第一个出镜的大老板就是诏安人,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争取成为土豪。

集体点赞的同时,也有网友指出了不足。网友“曾经期货经纪小王”说:红菇不要忘了,我们福建人吃红菇。

此外,由于节目中大量介绍了福建美食在新加坡的情况,不少网友表示,这是新加坡版的《舌尖上的福建》。

福建网友起共鸣,纷纷点赞

很有意思的节目,一个节目了解两个城市。看完对福建人产生好感的软妹子们,我是福建人。  ——网友“魏咩也”

(新加坡)保留了很多我们已经失传或者为

数不多的一些传统。   ——网友“伊点灵”

一定要瞧一瞧,我是福建金刚狼(晋江人)——网友“爱疯派文”

新加坡福建人的林林总总

福州三把刀,莆田木偶戏,闽南烧肉粽

网友:福建文化出了国,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你是福建人吗?》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介绍新加坡福建人的林林总总,不仅让身在新加坡的年轻一代的福建人重新认识自己的籍贯,让年长一代回味有关自己熟悉的籍贯的一切,那么身在福建的网友们,这些习俗,味道,是否一样深深存在脑海里呢?

咖啡厅有50%是福州人开的 在当年也算是苦力活

在新加坡的华人中,福州人只占很少的比例,大约1%到2%。节目中介绍,福州人大约在十九世纪末到了新加坡,靠着三把刀立足。三把刀指的是菜刀,剪刀和剃刀,也就是从事厨师,裁缝和理发师的工作。至今节目中出镜的很多厨师,都是福州人。

节目中专访了一个在巷子里给人理发的老师傅,他是广州人,曾跟一个福州的老师傅学习理发技术。他回忆当学徒的艰难历程,师傅让他把右胳膊抬起来,胳膊肘弯到90度,然后在关节处放一个水杯,然后右手里拿个小刀,刀尖戳进左手里的一根空心菜里,然后慢慢刮,达到只刮掉里面的薄膜,不刮破空心菜的水平,就可以服务客人了。

“第一代到新加坡的福州人,很多从事苦力。”福州的郑先生刚从新加坡回来,他的外公一家都移民新加坡。他回忆说,外公大约在1930年前后去了新加坡,当时先是去踩三轮车,后来做点小生意,再后来成了夜总会的老板。

福州人在新加坡,最红火的生意是咖啡厅,节目中说高峰期新加坡的咖啡厅,有50%都是福州人开的。

海蛎饼在新加坡别名“UFO” 网友称“笑尿了”

在新加坡几乎可以找到福州的任何小吃,譬如福清光饼,新加坡一名老伯就坚持做了20年。此外,还有海蛎饼,新加坡人叫蚝饼,根据形状别名又叫“UFO”,为此,网友们笑成一片,称还是新加坡人幽默感强。

闽南文化对新加坡的影响深远,包括烧肉粽,发糕,甜糕,还有歌仔戏等,都在新加坡生根并发扬光大。节目还特别介绍了一些菜被加上新加坡元素,加上很多香料,成了当地的“娘惹福建菜”。

新加坡也有“土地公” 网友说“果然迷信无国界”

除了美食,莆田乡土的木偶戏,也叫兴化傀儡戏,在新加坡植根近百年,至今仍有一个戏班受到热捧。

此外,新加坡的很多习俗都来自闽南。节目中介绍一个学生去“大伯宫”求神灵保佑自己,“大伯宫”在闽南人中叫“土地公”。网友“沫沫”说:闽南人到哪里,就把土地公请到哪里,果然迷信无国界。

而记者费力联系到了发布这个视频的网友“阿谁阿谁”,他(她)简单地说了句:“谢谢福建同胞的喜欢,真的是太高兴了。”

本报记者孔丽/文图片为节目截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