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政务> 人大新闻 > 正文

三明市梅列区人大开展“联系代表企业,帮扶企业发展”纪实

2014-04-18 17:40  李凤俊 来源:福建人大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访代表为企业排忧解难

根据开展“联系代表企业,帮扶企业发展”活动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重新修订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小组和代表意见》,4名常委会领导和16名常委会委员,分成7个联系小组分头联系代表,所有代表都有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活动开展以来常委会领导身体力行带领机关干部走进企业、关心企业,采取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向代表通报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情况和有关会议精神;听取代表对常委会开展审议、视察、执法检查,以及代表议案办理、建议督办等方面的意见;听取代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截止目前,共走访代表企业36家,参与走访人员200余人次,梳理和汇总资金、用工、“两证”、规划、基础设施、政策、担保、企业经营、交通和其他等10类问题50余条,进行汇总后,及时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研究解决,一批代表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和落实:

通过申请区政府企业应急周转专项资金,帮助明友卫生公司协调兴业银行、农业银行续贷2240万元;

协调三纺公司物流园地块已供的30亩地的钻探工作,帮助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其中纺织挡车工150名、辅助工50名)报区人社局,区里于2月13日在三明广场举办了2014年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有效缓解企业用工紧张的现状;

闽新集团山溪混凝土公司提出的门前道路修建影响车辆通行、明友卫生提出的建设用水管网等问题正在解决;

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企业普遍反映的物流园区、高原工业园区的路灯、环卫问题,已列入区里的建设计划;

同时通过收集到的信息上报区政策扶持协调工作组落实工业企业、外贸流通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即征即奖”政策等,积极为企业争取奖励资金。

   转作风让机关干部受教育

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只有按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把“走企业、访代表、转作风”的精神实质内化成干部的一种工作作风,历练成一种职业操守,才能把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制定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才能让亲民、爱民、为民的种子枝荣叶茂。

原来许多干部转岗到人大工作后,总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激情淡化、放松要求的现象。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干部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沟通,直接了解企业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帮助企业化解矛盾、排除困难,机关各部门紧贴自身工作特点拟定“问解”方案,通过送政策、送信息、送温暖等形式,不断凝聚共识促作风转变,把为群众、为代表办实事、办好事转变成长效工作机制。内司委关注行政审批改革,在专题调研中,注重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职能转变,重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和工商企业市场准入两个“一窗式”并联审批服务、网上办理机制、“一审一核”制等,提高审批质量和办事效率,大大方便辖区企业项目审批。环城委加强对《物业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深入住宅小区实地调研,查看物业服务单位的管理台帐,促进我区物业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居住环境。人代室通过持续开展“代表建议督办月”、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回头看”、代表建议续办等活动,把提高建议的“办成率”作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落脚点,集中时间、人员和精力,加强督办和检查,促使人民群众关注的许多热难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办公室认真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关键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聚焦解决“四风”问题,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不走过场。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把群众的事放心上,就能在梅列“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宜居城市”中发挥人大特有的优势和作用;把群众的事放心上,就能使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征程中再上新台阶,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