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盖的新房 东南网5月6日赣州专电(本网特派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聚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两周年——全国网络媒体看赣州”大型采访活动走进上犹县梅水新建村上下街社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客家民居,群山环抱,房前莲花绽放,白墙黛瓦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宛如一幅朴素淡雅的山水画。 梅水乡新建村下街集中建设点位于犹梅一级公路旁,占地15亩,集中改造危旧土坯房32户,带动周边沿线改造91户,目前已全部入住。一名田姓村民告诉记者,他一家原来住在有几十年历史的土坯房里,厕所都没有,生活非常不便利,而且道路都是泥土,出门也不方便。 2012年,赣州市启动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对不同土坯房改造户给予1.5万至4万元不等的补助,激发了农民建房热情。 田姓村民说,现在大家住上新房,家变得宽敞明亮了,基础设施也完善了,有自来水和宽带,“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生活更上了一层楼。” 梅水乡新建村下街集中建设点的新房 据介绍,重新规划建设的客家民居融入客家特色。聘请了有资质、有实力的设计团队,突出“青瓦、白墙、飞檐、翘角、门楣”五大客家民居元素进行高标准设计,反复征求群众和当地民俗人士的意见,设计出具有本土客家建筑风格的新户型图纸,并严格按图纸施工,达到房屋建设为景区增彩的良好效果。 同时,体现自然山水。结合当地山水特色及周边环境,注重求精求雅求巧,使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依山傍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村庄天际线,展现出优雅舒缓的江南水乡情调。 新房统一规划融入客家特色,宛如一幅朴素淡雅的山水画 此外,坚持经济实用。根据群众需求设计出不同户型,坚持群众自愿选择新户型,在建筑用材选择上做到精打细算,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建房成本,让群众得到实惠。 去年以来,上犹县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当作苏区振兴发展的头等民生大事,,坚持与传承客家文化、体现山水特色、发展富民产业相结合,打造了78个集中建设点,带动了1.4万户农户实施危旧土坯房改造,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9亿元,形成了一个个具有文化特色、山水特色、产业特色的和谐秀美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