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樵生前在救援途中,他的身后就是他纵身跃入的堰塞湖(8月4日摄)。
东南网8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国萍 赵锦飞 通讯员 蕉萱)“人生为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可谁曾见我后退一步。”
谢樵,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士,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东岭村人。8月4日,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营救群众时,他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击中,卷入堰塞湖激流。万千群众同守望,共祈福,期盼奇迹出现。8日9时45分,噩耗传来,他的遗体在堰塞湖被发现。
这名90后英雄,如同他所说的“谁曾见我后退一步”,面对危险,毫不退缩。
谢樵的英勇行为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大家纷纷点赞。7日,在宁德市人民医院,一名素不相识的病人来到谢樵母亲钟孙秀病房,还挂着点滴的他伸出大拇指说:“谢樵,是一名真正英雄!”
早前报道:
宁德霍童籍90后战士谢樵云南地震救灾中不幸失踪
宁德霍童籍90后战士谢樵遗体找到 已确认遇难
云南鲁甸地震:边防部队失踪战士谢樵遗体被打捞上岸
谢樵遗体被找到 战友战地别英雄
他是全家人的骄傲
6日晚,记者来到谢樵父母在蕉城城关中南路的暂住地。母亲钟孙秀瘫软在竹床上,泣不成声;父亲谢细送坐在床边,抹着眼泪;亲戚在一旁安慰着他们。
“到现在还是不相信谢樵会出事,我要去云南看儿子。”钟孙秀哽咽着说。
“谢樵一直都是家人的骄傲。我要求孩子在部队里要进步,对他期望很高,他也很争气,在部队表现一直很好,入伍第二年入党,第三年当上班长。”说到这里,57岁的谢细送泣不成声。
东岭村村委会主任钟庆双介绍,谢家经济条件一直不好,目前仅有一栋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简易砖房,面积20多平方米,几经台风破坏,已破旧不堪。为维持生计,谢樵父母大多时间在外谋生,所幸谢樵很懂事,很少让他们操心。
谢樵的舅舅钟邦胜说,谢樵中学毕业后,考上了闽东工业学校。2008年,出于对军旅生活的向往,还在校的谢樵选择入伍,那一年他十八岁。
“谢樵很孝顺,经常打电话回来,叫父母工作不要太累,说等他从部队回来,就给父母亲买房养老。他还常常寄钱回来贴补家用。”钟邦胜说,“他在部队很努力,先后荣获嘉奖2次,还曾获评‘优秀士兵’和‘优秀学员’。参军6年来,他只回了两趟家。今年春节他回家待了10多天,后来接到部队电话,就立刻赶回去,想不到这一走竟是永别。”
“3日凌晨1时,表哥出发去救灾前,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怕他父母担心所以没跟他们说,没想到这成为最后一次通话。”
望着谢樵的照片,表妹小钟泪流不止。在她的记忆中,从小到大表哥都很能吃苦、很孝顺,也乐于助人,在村里经常帮助别人。
由于悲伤,钟孙秀几度昏厥,6日深夜被送进宁德市人民医院。7日,记者在病房碰到谢细送,他的两眼已经红肿。“儿子救人是对的,我为他感到骄傲。现在孩子没有了,他的母亲生病,我必须要坚强,支撑住这个家。”谢细送说。
他的身影璀璨如星
“从微信上得知了这个消息。”谢樵初中时的班主任林健东悲伤不已。
谢樵初中就读霍童镇兴贤中学,在大多数师生眼中,他是个腼腆内敛的男生。
“初中时,谢樵坐在倒数第二排,比较腼腆,不爱说话,但跟大家相处得很好。他总是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还经常积极参加学校里的义务劳动。”回忆中,林健东几度哽咽。
潘细双和谢樵是老乡兼同学,2008年曾一起在云南怒江公安边防支队当兵。“他在部队里学东西很快,但又很低调,典型的少说话、多做事。”潘细双说,谢樵一直热爱当兵,每次训练都精神十足。到云南的第一年冬天,谢樵的手长了冻疮,手上的裂缝有3厘米长,但始终坚持训练。
“正是在部队的磨砺,让腼腆的他毫不犹豫完成了飞身一跃的壮举!”谢樵的同学说。
网友“诡道隐客”说:“你是那么的年轻,年轻得让人心疼。你又是一名老兵,一名冲锋在前的老兵。救援如火,你如风一样地疾奔。心系灾民,你的身影璀璨如星。生命的告别,是年轻的定格。无悔青春,只因那句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
网友宋晓莲说:“下午打开网络突然看到了你的遗体被找到的消息。离你的家这么近,却对你小时候的印象不深,可这一刻,你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那是一个战士的英勇形象,是我们的骄傲!”
他用行动诠释誓言
1990年5月12日出生的谢樵,刚满24岁。在战友们眼中,他是个英俊、腼腆的小伙子。
“他是班里的好苗子,军事训练特别能吃苦,一次战术训练,他磨破了膝盖和手掌,鲜血直流,仍然咬牙坚持,三个多月的新训,他的军事动作成为新战士学习的样板。”小谢的新兵连指导员杨义军悲痛地说。
通过3个月的训练,成绩优异的谢樵被分配到云南边防总队鹿马登边境检查站。由于表现突出,2010年9月,他被选送到昆明边防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边防总队医院担任中医科卫生员。
总队医院勤务中队中队长李学同对谢樵印象很深,“他不太爱说话,但办事认真,工作起来是拼命三郎,很多事都冲在最前面”。
“在干好卫生员工作的同时,谢樵为钻研中医,还经常跟随医生一起外出采药,先后采集到各类中草药300多种100余吨,为解决医院中草药做出了很多贡献。”医院医生贾永礼介绍说。
“在不断追求梦想的同时,我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军人,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这是谢樵入党志愿书中的誓言,他一直在用行动践行。
水壶、军帽,是谢樵下水前留在岸边的东西。“我们在出发之前水壶都是装满水的,那天在营救村民的途中,看到有许多群众没有水喝,谢樵把他所有的水都分给了群众,所以现在水壶是空的。”随同谢樵一起前往大林村救援的战友万艳梅说,“如今云南抗震救灾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相关新闻:
飞身一跃为救民
“我就是来救人的,我先上!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这是谢樵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迅速成立救援队赶赴灾区。作为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的一名普通中士,谢樵被编入救援队。
8月4日凌晨4时左右,谢樵随医院救援队员一起到达现场,立即展开救援工作,他所在的救援队成为第一支进入重灾区龙头山镇光明村的救援队伍。从垮塌的民房里救人,在被塌方掩埋的路基上运送伤员……手拉肩扛,在光明村通往山下的道路上,谢樵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往返近40次,参与救治了19名群众,帮助转移群众30多人,运送遇难群众遗体4具。
4日 中午,光明村9社的刘远玉、刘家华父子向救援队求救,称其所在的大林村因地震导致泥石流,村子被掩埋,60余人下落不明,请求救援队搜救。
救援队官兵冒着余震、滚石的危险,经过1小时急行军,终于看到了大林村。此刻,暴雨如注,山体不断出现滑坡,巨石、泥沙、大树卷着一辆大巴车在河水中翻滚,堰塞湖越积越大,挡住了队员们进入大林村唯一的去路。
怎么办?为通过堰塞湖,谢樵主动请缨,第一个纵身跳进了几十米深的湖水里。湍急的水流中,谢樵奋力游向对岸。就在距离岸边不到5米的地方,意外发生了——突然来袭的余震造成山体滑坡,一块块石头从山上坠落湖水中,激起巨大的浪花,形成深深的漩涡。岸边战友的惊呼还未出口,就看到一块石头击中了谢樵,他的两只胳膊在水面奋力挣扎,但还是未挡住汹涌的激流,沉入洪水中。
好战士谢樵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堰塞湖中。
战地别英雄
本报综合消息 经过昼夜搜寻,8日9时45分,谢樵遗体在堰塞湖面被发现,并打捞上岸。谢樵遗体被战友们护送返回龙头山镇部队驻地后,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在灾区驻地为谢樵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战地告别仪式。
谢樵失踪后,谢樵所在部队立即组织力量搜救。蓝天救援队、武警交通部队等参与搜救。8日上午,谢樵遗体在堰塞湖水面被云南武警二中队发现。
8日18时许,记者致电已赶往云南的谢樵表姐夫林广梅,他说谢樵的遗体正被送往昆明。在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安排下,他与谢樵的堂兄正在赶往昆明的途中,等待谢樵父母的到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