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科教文卫> 正文
分享到:

海峡两岸各界马尾公祭英烈 纪念甲申、甲午海战

2014-08-23 20:18: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瑜辉  我来说两句

各界人士向英烈敬献鲜花。

东南网8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勿忘国耻,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日上午,海峡两岸各界公祭甲申马江海战英烈、甲午海战英烈活动在马尾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退役将军、参战英烈后裔、船政后裔、驻地部队官兵等社会各界人士共600多人参加活动。

上午9时,马尾昭忠祠正门前,前来参加公祭活动的两岸嘉宾肃然伫立。昭忠祠作为海战英烈纪念专祠,合祭的是中国近代海军两次抵御外辱之役忠勇殉国将士之灵。“海峡两岸各界纪念甲申海战130周年、甲午海战120周年公祭活动现在开始——”司仪宣布后,昭忠祠正门缓缓打开,公祭仪式正式开始,按照盥洗、罄香、诵祭文、行三鞠躬礼、献花等程序依次进行。

随后,全体人员步行至烈士陵园。陵园广场上两岸各界人士列方阵,奏乐鸣礼炮,接着向英烈敬献鲜花,缓绕烈士墓一周。敬献的菊花组成了“忠昭华夏”、“碧血千秋”八个大字。 参与公祭活动的海峡两岸各界人士还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诵祭文仪式。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表示,在这两场抵御外侮的战争中,福建水师、北洋水师的将士奋勇杀敌、痛击外寇,写下了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展现了不畏强敌、血染海疆的战斗精神,彰显了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悲壮情怀,体现了耿耿忠烈、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特别是这些海战英烈大多出自船政学堂,他们前仆后继,共赴国难,用英雄事迹在人世间留下了浩然正气,充分诠释了船政人保家卫国、精忠报国的道义担当,充分展露了船政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无畏气概。

“永葆”舰管带林文和曾孙林品渚今年已经86岁高龄,他今年带了一家三代前来参加公祭活动。他表示,参加这次活动一方面是缅怀英烈,另外是勿忘国耻,我们要传承船政探索海洋的精神,走向海洋,探索海洋,借助现代海军力量,增强海防实力,维护海疆权益,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国梦。

参与这次公祭活动的有不少来自海峡两岸的退役将军,今年已经80岁的伍世文曾任台湾海军官校校长,1949年随着父亲从香港到台湾,他说,能在马尾,与大陆的将军、船政后裔一起参加活动,祭奠共同的海军先烈,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暖心。

伍世文表示,两岸的海军根源来自福建船政,无论是甲申马江海战还是中日甲午海战,虽是两次战败经历,但直到最后一刻福建水师和北洋水师都还以不屈的精神战到最后,这是包括当代海军在内都应该学习的。

今年74岁的沈吕汀是沈葆桢在台湾的第六代世孙,时隔近20年后,又一次踏上福州这片土地 ,他表示,近年来大陆两岸阶梯式的进行船政文化的展览、讲座、研讨会,说明两岸对于船政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此次公祭也是承续了船政精神,缅怀两次海战,对于今日的南海局势,以及我们的国防海防都有借鉴意义。

官兵向英烈行礼。

据了解,1884年8月23日,强行陈兵马尾港的法国远东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震惊中外的甲申马江海战。面对强敌,福建水师官兵和沿江民众奋起抗御,以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终因清廷畏战求和、坐失良机,惨遭重挫,10余艘舰船全部被击沉,700余名水师将士,血染马江,捐躯军港。

今年适逢甲午海战120周年、甲申马江海战130周年、沈葆桢巡台140周年,三大事件均与船政密切相关。为缅怀英烈,铭记历史,进一步弘扬以爱国自强、不畏强敌为核心的中国船政精神,增强走向海洋、经略海洋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共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闽台两地以各种方式开展纪念活动。

据介绍,今年6月,六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并播出;今年清明节,马尾区组织开展船政后裔在马江海祭先人,此外,承办第五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第六届中国(福州)船政文化研讨会,以及在台北和高雄举办“船政与台湾”图片、实物展览,在法国举办《福州故事——船政文化主题展》,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另外,福州市今年已陆续组织开展了纪念沈葆桢保台建台140周年系列活动,接下来还将举行学术研讨会等特色活动,有关船政的论著、诗词、歌剧、话剧、电视剧、动画片等目前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盥洗仪式。

罄香仪式。

参与公祭活动的海峡两岸各界人士鞠躬。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献花圈

参与公祭活动的海峡两岸各界人士还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