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城建> 正文
分享到:

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纪实:城像城 乡是乡 本地外来一个样

2014-08-28 07:27:2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晋江近年再发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着力打造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本地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和谐相融的美丽新家园。

    这是晋江市在城市改造中保留下来的传统街区——五店市。这里保存了明清、民国至现代的闽南民居等特色建筑近百座(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摄

城像城 乡是乡 本地外来一个样——晋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纪实

新华网福州8月27日电 (记者 项开来、邰晓安)

东海之滨,侨乡晋江。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的福建晋江,近年再发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着力打造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本地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和谐相融的美丽新家园。

农民变市民 社保一体化

夏日里天气格外炎热。梅岭街道仙格小区的避荫处,杨集体正与一帮老人吹着凉风,拉着家常。杨集体原是附近许厝的农民,拆迁后几个村并成一个社区,村民搬进了新建的高楼。

“以前夏天最怕蚊虫了,现在这里不养鸡养鸭,环境卫生好了很多。”杨集体告诉记者,晋江农民与市民收入差距不大,但居住环境天差地别,买了小车,但村里的路不行。

晋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之初这里的农民就率先办起了工厂,更多的则做小生意、进厂务工,以农为生的人越来越少。

老杨原在村里的旧宅面积600平方米,按照“拆一补一”原则,最终拿到两套安置房,剩下的面积则换成货币补偿。三年来,像杨集体这样在片区改造中就地上楼的农民超过9万人。全市累计投入千亿资金,对16个片区进行改造,拆迁1100多万平方米,每年盘活低效用地万亩。

这是8月17日拍摄的晋江市公安局110应急指挥中心内景。该中心将110、119、122、120报警应急服务台统一整合为“110”平台。市民遇到车祸、火灾、急救等突发事件或应急求助,只需拨打110就能快速分流到职能部门进行处置。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摄

“城不像城,乡不像乡”,这曾是外地人对晋江的戏谑之语。短短几年,旧貌换新颜,晋江城市快速“长大”,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2.5%。

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2013年,晋江服务业增加值达425亿元,增长11.8%,增幅首次超过工业。

每天早上,杨集体都要到附近的八仙山公园锻炼锻炼身体。三年来,晋江全市新建、扩建公园20个,新增造林面积3.8万亩,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2.6%。

据介绍,晋江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城乡一体”的低保、新农合、居民养老保险。户籍人口109万的晋江市,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62.1万人,12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

这是江西籍外来工毕红梅(左)和家人在晋江市内的新居里整理窗帘。在晋江市一家大型制鞋企业务工的毕红梅与当地市民享受同等购房待遇,买到了保障性住房(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摄

百万外来工享市民待遇

再过几天,晋江一中毕业生蔡星星就要到大学报到了。他是今年在晋江参加异地高考的404名外来考生之一,很小就随务工的父母来到福建,并读完小学、中学。

南腔北调是晋江校园的一道风景。早在2006年,晋江小学中的外来工子女就达7万余人,首次超过本地学生,到2014年占比提高到68%。目前,晋江就读的外来工子女超过20万,其中94%在公立学校。2014年全市教育投入近20亿,其中11亿用于外来工子女身上。

城市需要产业。晋江拥有运动鞋、服装等七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涌现了恒安、安踏等43家上市公司,一个县级市创造了福建省8%的工业产值,上百万的外来产业工人对晋江尤显重要。

2006年底,晋江郑重作出“三不”承诺:不让外来工拿不到工资,不让外来工维不了权,不让他们的孩子上不了学。欠薪保障金、慈善救助金……乐善包容的闽南文化氛围中,“新晋江人”融入的步伐日渐加快。

    外来务工人员在晋江市一家企业生产运动鞋。如今在晋江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达130万左右(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同城同待遇,让外来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说。

2011年7月开始,外来务工人员使用多年的“暂住证”,换成了“居住证”。一字之变,110多万“新晋江人”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医疗互助、义务教育等30项市民化待遇。

2012年底,晋江全面放开人口落户限制,无房流动人口也可入籍晋江。去年以来,已有11569人顺利落户。

安居方能乐业。在晋江,外来人口可用按揭贷款购买安置房,同时保障性住房向他们敞开大门。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向外来人口提供保障性住房3502套,占全市配售配租总数的41.6%。

17岁就来晋江打工的安徽姑娘李珊珊,如今已是一家高档酒店的高管。李珊珊还是晋江市政协委员,像她这样担任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外来务工人员,全市已有341名。

    在晋江市务工的四川籍居民李龙芳(右)夫妇在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流动人口迁移落户手续(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守护闽南人的乡愁

红砖厝、燕尾脊、马鞍墙,咿咿呀呀的南音唱腔不时传来。城市改造中,晋江拿出市中心126亩“黄金宝地”,精心打造“城市会客厅”——五店市传统街区。这里保存了明清、民国至现代的闽南民居等特色建筑近百座,现在也是木偶戏、南音等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

当68岁的苏千墅走进五店市传统街区,一眼就认出了自家的老楼。“以前站在楼顶还能看到泉州的东西塔呢!”常年旅居海外的老人,仿佛又回到年少时的故乡。

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晋江城镇化的难点不是建城,而是守乡。晋江对全市古村落、民居、名木古树全面进行摸底,以涵口村等10个古建筑群为重点,保留修缮6500多栋特色建筑单体。一个万亩乡村保护项目正在进行专家规划,将保留原有山水田园格局,建成现代观光农业和生态示范区。

“城像城,乡是乡,晋江新型城镇化要让外地人向往,本地人留恋,海外乡亲梦牵。”晋江市长刘文儒说。(完)

    晋江市池店镇湖村村民黄红毛在晋江市中医院接受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黄红毛接受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晋江一中高二学生董小琴(前)在课堂上。董小琴从小跟随务工父母从重庆来到晋江上学,和当地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待遇。在晋江就读的外地中小学生已达20.33万人,占在校生的58.7%,其中93.3%在公办学校就学(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摄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