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老人走失案例与日俱增 别让老人在家门口迷路

2014-08-28 09:24: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6日下午,邵武市一位八旬老大爷外出时找不到回家的路,正在执勤的邵武交巡警大队协勤高宇得知老人就住在附近街道时,他一路背着老人边走边问,终于找到老大爷的住所。 黄义清摄

东南网8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黄云峰通讯员张宁林毅)

老人走失案例与日俱增

8月21日17时许,福州市公安局三叉街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在三叉街新村车站有一名老妇迷路。接警后,三叉街派出所民警黄德水将老人接到了派出所。由于老妇不会讲普通话,民警与其沟通交流仅能听懂老妇叫李玉珍(谐音),今年86岁,莆田人,儿子名叫林强(谐音),其余的一概不知。

黄德水通过警务综合信息系统查询,两个小时后才在近300条信息中找到了老妇的照片、身份资料,联系上老妇的儿子。

“老人走失的警情在三叉街派出所全部警情中的比例愈来愈大,而且走失的多为80岁以上的耄耋老人,且患有老年痴呆。”黄德水说,仅他自己这两年就先后救助了12位走失老人。

“不少老人儿女不常在身边,老人又不愿意天天独处家中,所以每日外出散心、与老街坊唠嗑就成了老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可是,老人年纪一大,难免丢三落四,患有轻度痴呆症的也不在少数,出门便忘了回家的路是常有的事。”黄德水说,8月13日下午,一位暂住在走马山巷的86岁老人迷了路,他耗时许久为其找到家人时,发现其迷路的地点离家不到300米,而直至民警将老人送回家,家人才知道老人走丢了。

家人的关爱是防走失的根本

寻亲经验日渐丰富的黄德水认为,家人的忽视和缺时间陪伴是老人“有家不回”的最大原因。家人的关爱是防止老人走失的根本。对患有老年痴呆症的长辈,家人的陪伴至关重要,不要让老人独自外出是最关键的。

21日晚,李玉珍(谐音)老人与家人团聚后,老人的孩子无奈地告诉民警,母亲患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独自在家觉得很空虚。可自己又因为工作繁忙,根本没有空闲时间陪伴。于是,母亲就喜欢天天往外跑,可外出后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

记者随机采访市民发现,对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忙碌的中年人而言,陪伴老人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我一周也就是周末能回家一次,平时最多也就是打打电话回去问问父母的情况。”37岁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说,自己的房子不够大,平时是与父母分开住,她平日工作忙,很少有机会陪父母走走。好不容易有点空,还得平衡时间抽空去公公婆婆家看看。

李女士表示,她也想陪父母出去走走,但总没时间,偶尔能和父母亲一起去超市买点东西,多数情况还是两老独自出门。

想尽孝道,却身不由己,成了不少市民无奈面对的现实。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老人走失并不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即使有些家庭平时对此很注意,一不留神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黄德水告诉记者,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就接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走失老人。庆幸的是,刚回派出所,他就接到了市民报警老人走失的求助电话。原来,老人晚上外出散步时迷了路,家人察觉有异时,马上外出寻找并及时报警。

民警总结防走失攻略

耄耋老人迷路在所难免,但如何应对、如何避免老人走失、如何在老人走失后尽快寻获?

“发现老人走失,应当第一时间报警求助。”黄德水说,多年工作经验显示,找到迷途老人的警情往往比求助寻找老人的警情要多得多,大多数迷途老人无法第一时间回家就是因为家人未及时报警。工作中,民警可以通过公安信息平台对找到的老人进行比对,若此时家属报警,民警便可尽快将老人送回家。

此外,为老人设置标记也十分有效。为避免家中老人走失,应长期在老人手、脖子等显眼位置悬挂写有家属联系方式或身份信息的标示,或让老人牢记一位至亲的联系方式,以便老人走失时方便好心市民或民警联系家属。

“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缓解老人的孤独,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避免出现老人‘在家待不住’的情况,减少走失概率。”黄德水说。

有时候,远亲不如近邻。和谐邻里关系,也会有效防止老人走失。“当儿女不在家时,邻居就成了您的耳目,当老人走失时,邻居的一句话也许会为家属寻找老人指明方向。”黄德水提醒说,社会各界的爱心也能有效防止走失老人出现意外。市民在街头看到走失的老人不妨伸出援手,帮其报警。

编后>>>

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在庞大的老年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由此而导致的老人走失事件时有发生。老人走失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迷失在街头的老人而言,社会的关注,科学的救助方法,是避免悲剧发生的良方。做晚辈的,还真得听听民警的建议,多关爱老人,为老人设置好标记,也许哪天真用得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