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城建 > 正文

“森林永安”的双赢之道:购买、保护重点生态区位林

2014-09-02 08:25: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创新机制,购买、保护重点生态区位林,从“把山当田耕”到“把山当园养”,为生态旅游和健康产业积蓄资本

“森林永安”的双赢之道

东南网9月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苏小芳 魏兴谷 杨敏)

许多到天宝岩的人,都会忍不住深吸一口清新空气,再为这里的好生态点赞。

古树高耸入云,杜鹃美丽烂漫,405种动物、1512种植物在此安家——这个16.5万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赐予永安人的厚礼。

而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下,永安人要再造一个天宝岩。

这一构想,源于一个追问之下的一项制度创新。

破题:成立一会一基金

分山到户,山农靠山吃山,难免要砍树;但保护生态,却要护山养山,尽量不砍树。——这,似乎是一对矛盾。

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永安如何深化林改,实现林农收益、生态效益双赢?

破题,就要创新。

在建设“森林永安”的总目标下,永安通过购买和保护重点生态区位林,力争用10年时间减少砍伐20万亩。这,相当于再造一个天宝岩。

“这一制度创新的要义在于,由‘砍树—种树—再砍树’的传统林业生产模式向‘少砍树—不砍树—育大树’转变,逐步实现‘把山当田耕’到‘把山当园养’的升级,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应。”永安市委书记黄建平说。

购买重点生态区位林,怎么买?钱从哪里来?

去年12月25日,永安市召开“森林永安”建设动员大会,同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设立生态文明专项基金。

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是非营利公益组织,负责发动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永安市委副书记陈胜智出任理事长。

协会重点做三件事。一是购买重点生态区位林,每年买1万亩,10年买10万亩,再以其他方式保护10万亩;二是改造林分质量;三是做好森林管护。资金来自专项基金。

按照“有偿自愿、公开透明、收支平衡”的原则,协会制定年度购买计划,逐年购买重点生态区位林。林木被购买后,林地承包经营权仍属于林农,但林木由专业队伍统一管护,确保一个轮伐期(20年)不砍,以减少采伐、增加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

入题:算好三笔账

动员会后,永安市民和热心企业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出钱出力。

从广东来到永安的竹产业研究院院长江敬艳捐了1万元,是个人认捐第一人。“永安的绿充满活力,郁郁葱葱。我们享受了好生态,也该有所回馈。”他说,“作为新永安人,我很乐意为永安生态建设出一份力。”

目前,志愿者协会吸纳了近800名志愿者,捐赠单位达257家,生态文明专项基金募集到3200多万元资金。其中,社会募捐1724万元,林业部门筹集500万元,市政府拨出1000万元专款。

燕西街道霞岭村村民范纯标,第一个与志愿者协会签订林木转让合同,他家的74亩林地成为协会购买的第一块重点区位商品林。

范纯标算了一笔账。他家的林地处于限制采伐的重点生态区,可采林木卖的钱还不够支付修集材道、人工、运输的费用;协会购买林木的评估价是20.6665万元,显然更划算。

黄建平也算了一笔账。近10年来,永安累计采伐林地约44万亩,每亩收益按2000元计算,总收益不到9亿元,分到每个农民,人均不到5000元,再摊到每年才四五百元。相比之下,由协会购买,农民的收益更多。

黄建平还算了一笔“生态账”。根据专家测算,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最多不到2000元,但它每年创造的综合生态价值,如生产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高达120多万元。

“10年保住20万亩森林,形成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健康产业,将为永安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强大的竞争力。”黄建平说,这是“森林永安”更长远的谋划。

目前,已有71户林农在协会登记,意向转让商品林15122亩;志愿者协会已投入826万元,向26户林农购买了2510亩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

购买之后,是更重要的保护。

永安已成立森林巡防大队。这支以森林资源保护为主的专业化队伍,负责购买林的防火、防盗、防虫、防侵占等,目前成员有156人。

生态文明志愿者协会亦担有保护和改造购买林之责,对没有必要改造的林地实行封山育林,让林木自然生长;对重点区位林中的针叶林,进行适当的抚育性采伐,再套种珍贵化、色彩化的阔叶林,提升生态功能。到一定阶段后,除抚育性采伐外,将不再有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性采伐,林业发展由侧重生产向侧重生态保护转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