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事:福建各地部分政府机关食堂:放心实惠 市民求蹭饭
2014-09-15 08:30: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陈瑜辉 |
分享到:
|
“红绳子”变“伸缩栏”管用吗? 福州斑马线设备升级引热议
![]() 福飞南路与铜盘路交叉口,协管员拉起了栅栏。 东南网9月15日报道 本网记者 王坤明 每到早晚高峰期,福州市区道路的人流和车流量陡增,闯红灯的现象也屡禁不止。2011年开始,福州警方在市区路口推广拉绳方式劝阻交通违规行为。如今这一交通劝导“装备”升级,9月5日起,福州交警部门在市区福飞南路与铜盘路交叉口以及华林路与北大路交叉口试点“伸缩护栏”。交警部门表示,设置伸缩护栏,是为了在一些非机动车和人流量大的交通路口进行有效引导,确保行人及非机动车安全通行,防止非机动车闯红灯。这一举措也引发市民的关注和热议,有人叫好,也有市民质疑。 点赞:效果好安全性高 9月12日8时30分许,华林路与北大路交叉口,记者看到护栏高约0.8米,由一名协管员负责推拉,另一名协管员负责对行人和电动车进行劝阻。 负责推拉的徐姓协管员说,若是靠拉绳,少数市民还是会跨过去或弯腰钻过去;而且由于拉绳较细小,拉起和放下时间短、速度快,不容易被看到,若是在拉起的瞬间,有行人或者骑手强行闯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现在护栏一关就没办法强闯了,效果好,安全性也更高。”协管员告诉记者,护栏使用的时间一般集中在上午7点到9点,以及下午5点30分到7点30分的上下班高峰期。其他的时间段,一般还是靠拉绳、吹哨、举小红旗的方式来引导交通。 东南网记者随机采访10余位市民,不少市民点赞:“我觉得挺好的,想闯也没法闯,阻拦更有效率!” 质疑:加大过街时间成本 采访中,也少数市民表示,设置栅栏是多此一举。市民李先生认为,推拉护栏不仅占用空间,而且耗费的时间多,加大了过街时间成本。“一根绳子能解决的事情为何要用上栅栏?”市民陈先生直言不讳,“栅栏不锈钢制作成本高,没必要。” 那么耗费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呢?12日下午5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福飞南路与铜盘路交叉口。在随后的一个小时内,该路段的人流量、车流量开始逐渐增多。记者看到协管员在绿灯倒计时3-5秒时,开始一边劝阻行人一边拉起栅栏,费时约5-6秒;在红灯倒计时3-5秒时,协管员迅速地推开护栏,费时约4-6秒。 上下班经过该路口的市民张小姐说,大多绿灯亮起时栅栏已全部推开,偶尔多个一两秒时间也差不了多少,“如果因为缓行这2秒的时间换来交通安全,是值得的”。 对于增加时间成本,协管员说,“可能因为栅栏是从一侧推开的,栅栏底端的车辆通行会推迟1-2秒,不像拉绳一放,所有车辆可以同时通行。” 专家:劝导应更柔性更科学 “通过强制性的阻拦来杜绝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本身立意很好。”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的台湾教授吕英志说,有关促进交通安全的设施和举措都是值得赞同的,即使成本高些也值得推广,但是应考虑现实状况,设置才能更加科学合理。 吕英志认为目前护栏体积较大,福州一些路口本身较窄,伸缩护栏要考虑路口空间是否足够,避免因为挤占空间而引发其他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吕英志认为伸缩护栏操作起来比较费时,福州现在的行人过街时间本来相对较短,高峰期时,车流量大,伸缩护栏“占用了原本就较少的通行时间,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过街时间成本”。 “劝导交通行为应该变硬性阻拦设施为更柔性更科学的方法。”吕英志建议,现在大部分的行人还是养成了自觉遵守文明交通的习惯,只是极少数人有违规行为:“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过街警报系统,一旦有人强闯越线,促动红外线,就会发出警报声,让违规行为人察觉这是对自己的警告,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自觉地遵守。” |
相关阅读:
- [ 09-11]东南网事:诚于商者 与商同兴
- [ 09-04]东南网事:以德经营 诚信立业
- [ 09-01]东南网事:莆田盲道“关卡”重重
- [ 08-28]东南网事:商场游乐设施 玩得开心不放心
- [ 08-21]东南网事:半月后这几条路有的施工加快有的仍没动静
- [ 08-18]东南网事:客车安全带,你系好了吗?
- [ 08-14]东南网事:洪塘大桥禁行 接驳专线开通
- [ 08-11]东南网事:灾害来了哪里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