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8日讯(本网记者 谢添实)日前,王仲莘最新著作《我的档案第四集——〈福建日报〉纪事》正式出版。 据了解,《我的档案第四集——〈福建日报〉纪事》全书36万字,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往事回忆,着重回忆何若人、孙泽夫等人创办《福建日报》历程,及培养起来的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另一部分是新闻作品,分别是八闽见闻、神州见闻、域外见闻、生活杂记,为作者在《福建日报》及其子报、子刊上发表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写于改革开放后。 本书作者王仲莘,1928年出生,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福建日报》工作21年。著有《朱丹红论文选》(合著)、《华林集》、《屏山札记》、《耕夫心曲》、《对外宣传初论》、《思考》、《花甲群力》(主编)、《论乡讯》、《项南与新闻工作》等。 王仲莘长期奋战在福建省新闻和宣传战线上,此次出版的《我的档案第四集——〈福建日报〉纪事》为《我的档案》系列第四集。 寻找老《福建日报》精神 《我的档案第四集——〈福建日报〉纪事》序 □王仲莘 编者按:在福建日报65年的光辉征程中,一代又一代党报工作者将党报精神和光荣传统薪火传承,发扬光大,不断推动党报事业向前发展。作为我省宣传战线的老战士、老领导,王仲莘同志在福建日报创刊65周年前夕,以亲身实践和体会,追寻和阐述党报精神,写就这篇弘扬党报优良传统的力作。当前,党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课题,更需要党报精神的支撑与激励。本报今天特全文刊发。 大约半年以前,我给黄岑同志的《风云走笔六十秋》一书作序,在谈到对报社几位已故老领导的回忆时,我斗胆写了句“弘扬老《福建日报》精神”。在《福建日报》前面加个“老”字,目的当然是想把涉及的范围加以限制,比如从对象来说,限制在第一代报人;从时间来说,限制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即“文革”以前。但是,文章写什么当时还未想清楚,我虽然也是第一代报人,这方面感触也很多,但是未作系统研究,一下子要写成文章还有困难。再者,按照“弘扬”的程式写,做出来的文章,也怕与别人已发表的同类文章撞车,弄不好还有抄袭之嫌。第三,“丹青难写是精神”。泛泛而论,无法再现“精神”的原始生态,也不能反映同一种“精神”的不同特色,自然也说不清楚“精神”是怎么来的。经过反复考量,我还是选择了现在的方式,就是重温历史,到历史深处去寻找老《福建日报》精神。 “寻找”从何若人同志开始,我的第一个收获,是在省档案馆找到了他在1952年“三反”时两次报告的记录稿。因为我拿到的是复印件,文书的真实面目,是黄是灰,无从考证,但是蝇头般的钢笔行书仍依稀可辨。值得庆幸的倒是,借着这份十几页的材料,我终于走进了何若人当年的精神世界。何若人在报告中论述了“三反”运动的重大意义,谈到了共产党人对公共财产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宣布,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接着,他第一个站出来,作对照检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件是,一次,省里某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到报社来,他交代伙房做了四个菜招待他,因为用的是公款,所以他自责“毫不爱惜国家财物”;另一件是,1951年他到上海出差,把软席卧铺改为硬席,节省下30元钱,他交代行政部门用这些钱买了几斤茶叶和别的土特产,到上海后送给几位新闻界朋友,以感谢他们在报纸筹办时所给予的帮助。在一般人看来,这样做不增加国家开支,没有什么问题。但何若人认为,这样做也不可以,因为“实际上也是对公款的浪费”。按理说,两件事情都不算大,只是因为它们触及了“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条红线,故不能不作严肃的自我批评。但是,这次自我批评的真正意义还不在这里,后来的事实证明:何若人正是通过这两件事情的检讨,划清了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的界限,所以才成就了他一生的廉洁。就何若人个人来说是这样,而从报社来说,则以何若人为榜样,做出一项规定:凡请客人吃饭,陪客人员一律按伙食标准交纳伙食费,上至社长,下至一般干部,不得例外。《福建日报》敬畏公款、勤俭节约的新风尚,便是这样树立起来的。 提起何若人同志,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有他每天看过的那几张大样。何若人看大样习惯用毛笔,他头一天夜里看过的大样,第二天都会张贴出来给大家看,以供学习。何若人的毛笔行书写得很漂亮,但最令人感佩的还不是书法本身,而是他在大样上改的字,总是一笔一画,清清楚楚,排字工人一看就懂,无须费时辨认。还有一种乍看让人纳闷的现象,这就是他在大样上每增添几个字,总要在增添处前后删去几个字;反之亦然。这是为什么呢? 目的和前者一样,都是为了节省排字工人的劳动时间。郑板桥在潍县做知县时,曾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来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心。我想,把这句诗改两个字,改为“一字一句总关情”,来形容何若人同工人的关系,也是很恰当的。当然,何若人这样做只是身教的一部分,他的更深的寓意,是要在编辑记者中树立群众观点,真正按照群众要求办报,把报纸办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群众,一句话,就是“心系群众,服务读者”,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老《福建日报》精神。 《福建日报》创刊初期,干部来自四面八方:有何若人从山东带来的,有山西的,有江苏的,有本地的,还有南下服务团的。怎样把各方面的干部团结起来,大家共同努力办好报纸? 何若人采取的良策是顾全大局。在考虑领导干部安排时,何若人总是优先考虑其他地方的同志。他的爱人姚勤予,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本来也有条件进报社领导机构编辑委员会,但是何若人却没有这样做,在公与私之间,他选择的是顾全大局。顾全大局不容易,不管是个人服从组织,还是局部服从全局,都意味着牺牲和付出。1953年实行工资制,省直机关的实施方案出台后,报社的同志觉得报社干部的级别定低了,要求予以调整,何若人不同意。他说,省里的方案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报社应该服从大局,接受这个方案。何若人自己带头要求降低一级工资,以实际行动说服了大家。领导顾全大局,办事公道,勇于自我牺牲,以身作则,以德育人,党员干部也自觉服从组织,克服困难挑重担,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事例层出不穷,顾全大局蔚然成风。这是老《福建日报》精神又一重要内容。 《福建日报》创刊于1949年8月25日,到今年8月25日,就整整走过65个年头。65年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福建日报》发生的最美丽动人的故事是什么? 是孙泽夫与何若人在坚持党性原则上的一场“接力赛”。何若人主持报纸工作时,坚持党性原则,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紧跟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密切联系实际,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圆满地完成各项宣传任务。不仅对内宣传搞得好,对外宣传也搞得好。1949年1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与斯大林见面,新华社转发塔斯社的消息称,斯大林“接见”毛泽东,何若人敏锐地抛开了“接见”一词,给这条消息做了以下的标题:《当代两大革命巨人/毛主席斯大林会晤》,充分体现了我党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这个用特大字号制作的标题,就像一颗蓝宝石,跨越65年的时空,至今仍然放射着智慧和真理的光芒。在报纸创刊十周年时,省委以“听话”二字,充分肯定了《福建日报》坚持党性、求真务实的精神。孙泽夫很羡慕他的前任获得的这个评价,决心接任后继续把坚持党性原则作为主攻方向。他以抓政治气候为突破口,并以“传达学习不过夜”“先摆情况,后议选题”作为吃透两头的机制保证,及时宣传中央和省委的最新意图,成功地破解了“政治家办报”这一时代课题。权威杂志《新闻战线》以头题位置发表文章,对《福建日报》的经验予以肯定。 《福建日报》创刊后,为办成一份“既有消息又有经验”的党报奋斗了13年,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福建日报》是参照老解放区报纸的模式办起来的,以指导地方工作为主,新闻报道大量的是一般工作动态,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报纸要适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必须进行一次大的改革,逐步用现代新闻观来取代传统新闻观。这一点,何若人、孙泽夫的头脑是清醒的。早在1954年,《福建日报》就在何若人主持下,进行过一次改革的尝试,当时借鉴苏联《真理报》的经验,开辟了《在福建各地》新闻专栏,从内容到形式,完全按照新闻的要求来做,很受读者欢迎。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只办了两年就停了。孙泽夫同志接手后,组织力量对报纸的新闻现状进行研究,认为报纸刊登的稿件多数都不是新闻,能称得上新闻的是少数。这种情况,令孙泽夫感到十分揪心,因为《福建日报》既是党报,也是人民的报纸,作为党和人民的报纸,它既要成为党委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也应成为人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现在我们却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在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孙泽夫日夜都在思考新闻改革问题。1957年,他指导几个“秀才”,研究了一个改革方案,准备大力淘汰那些不是新闻的新闻,后因反右风暴袭来而搁置。那一次,大家都为老孙捏了一把汗。后来,他把注意力转到其他方面,如大抓各级党委报道组建设,创新了全党办报的体制机制。接着,又从几所大学先后选调了50多名大学生,充实编辑记者队伍,大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为进一步办好报纸创造了条件。1962年,趁着各方面都在进行整顿,孙泽夫主持编委会研究决定,利用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新闻改革。这次改革,从调整机构着手,打破传统的分工,成立了综合性的消息部,统管消息的采写、编辑和版面安排。同时提出了改进新闻报道的具体方案。这次改革力度比较大,使报纸的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遗憾的是,因受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的影响,许多措施未能得到落实,致使改革再次受到挫折。但是,何若人、孙泽夫和编委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亲手培育的改革创新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福建日报》人。 访问《福建日报》的老同志,大家一再称道的是:爱护干部,尊重知识,是《福建日报》的老传统、好传统。这个老传统、好传统,是何若人、孙泽夫同志一手培育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肃反、审干、反右,政治运动接连不断,而报社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每次运动都会涉及许多人,当时领导上压力也很大,但不管压力多大,何若人、孙泽夫总是保持十分冷静的态度,运动后期要作处分决定时更是慎之又慎。因此,使许多同志得到保护,大大降低了运动中的误伤。最典型的是反右派,在孙泽夫同志主持下,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保护了许多同志。《福建日报》偌大一个新闻单位,只划了4个右派(当然也是错的)。更令人感动的是,何若人、孙泽夫同志到了晚年,还在关心着那些与自己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福建日报》的老同志辞世后的遗体告别现场,总少不了何若人老社长的身影;孙泽夫同志在病危时,仍牵挂着那些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不公正对待的老同志,一一请到病榻前,向他们深表歉意。这使我想起孙泽夫同志遗体告别会上那幅挽联:“忠于理想,忠于人民,崇尚实践,报坛堪称楷模;爱护干部,爱惜人才,尊重知识,后辈共仰高节。” 老《福建日报》精神,是第一代报人在何若人、孙泽夫同志带领下共同创造的,作为报社第一代领导班子成员,比如孙明、刘岳峰、徐晓等同志,他们也都为老《福建日报》精神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参与创办《福建日报》的所有老同志也都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和力量,而淡泊名利,工作起来不计时间不讲报酬,无私奉献是大家共同的特点。比如陆志斌同志,报纸创刊初期担任军事组副组长(相当于后来的副处级),以后又担任过八个部门的负责人,为报纸的军事、文艺、理论、文教宣传和评论工作做了很大贡献,最后在处长的位置上离休。老陆不仅没有怨言,而且还对组织的培养充满感激之情。1999年底,陆志斌因病住院,检查发现是肝癌晚期,他竟对儿女说,不要把他的病情告诉组织,以免给组织添麻烦。此事传扬开来,报社上下无不为之动容。又如陈炳岑同志,从报纸创刊到离休都未离开过报社,而且一直在副刊工作。作为资深副刊编辑,他培养了很多作者,也写了不少作品,为办好副刊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从不张扬。1960年,陈炳岑深入基层采访,发现了“惠安八女征荒岛”这个典型,连写了两篇情文并茂、感人肺腑的长篇通讯,在省内外影响很大,全国有十几家大报转载了这个故事,但是至今谁也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因为老陈两篇文章署名用的都是“本报记者”。 综上所述,坚持党性,勇于创新;心系群众,服务读者;敬畏公款,勤俭节约;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爱护干部,尊重知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等,就是我要寻找的老《福建日报》精神,而坚持党性、顾全大局、爱护干部、敬畏公款则是老《福建日报》精神的特色,尤其值得关注,值得研究,值得发扬。 2014年5月25日
|
相关阅读:
- [ 09-17]开漳圣王陈元光诗集 ----《龙湖集》再版发行
- [ 08-25]北京朝阳推自助图书馆每台造价40万 3小时仅1人借
- [ 08-22]邓小平传计划出版繁体字版 文集披露文革部分文稿
- [ 08-21]多位中国作家分享国际出版经验:老外仍不了解中国
- [ 08-18]台湾文化学者谈两岸出版文化交流
- [ 08-11]百度网盘因涉“黄”被警告
- [ 08-05]田朴珺出书给出独立女性答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