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来,国家投入我省的水土流失治理资金年均增长120%。我省通过结合小流域、坡耕地、崩岗等治理工程,培育出一批山区特色农业产业 水土流失区变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区 东南网9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连城县宣和乡是培田古民居旅游区所在地。近日,从广州回乡度假的吴先生发现家门口的河源溪变清澈了,周边山林茂密了,游客更多了。“过去,河源溪常出现淤积现象。想不到一年不见,就有了这么大变化。”他说。 河源溪属于洋背小流域主干流。根据2008年遥感资料及实地调查,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达16.16平方公里,已导致渠道淤积、地力衰退,制约了当地农林、旅游产业发展。 “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于洋背小流域综合治理,但苦于资金有限,治理进度不快。”连城县水保办主任吴志铭说,去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357.24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达250万元,大大减轻了地方配套资金负担,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4平方公里,整治步伐有了飞越。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自2008年在我省启动以来,已惠及连城、长汀等16个县(市、区),累计投入4.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560平方公里。 “7年来,国家对我省水土流失的治理资金投入年均增长120%,这说明中央对我省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寄予厚望。”省水利厅水保处处长林捷说,在项目治理过程中,福建各地抓住机遇,把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与种植经济作物、林下经济相结合,形成了特色。 走进宣和乡,在河源溪流经的山林,不仅补植了阔叶树种提高保水能力,还发展杜英、香樟等50多种景观、绿化苗木,这是乡苗木生产企业和大户种下的产业林。 “2011年,我们与县水保办合作,开始在宣和乡承包山林种植绿化苗木,带动60多家农户一起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宣和成为全国苗木重点生产乡。”宪阳绿化苗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宪阳算了笔账,经几年培育,种下的绿化苗木已有3米多高,每亩年均可增收3000元。 据介绍,通过结合小流域、坡耕地、崩岗等治理工程,我省已培育出建宁黄花梨、宁化县油茶、平和蜜柚等一批山区特色产业,水土流失区变身为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区,农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 |
相关阅读:
- [ 09-02]福建长汀:苦干数十年 山水披绿装
- [ 08-26]长汀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 昔日红土裸露今天青山绿树
- [ 08-25]福建4个县2014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获批复
- [ 08-25]长汀县三洲镇:父子接力编织绿色梦
- [ 08-15]泉州给力水土保持 筑造生态宜居家园
- [ 08-13]长汀法院:生态司法“三三制”服务水土流失治理
- [ 06-03]银杏水乡长汀南坑村: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 今朝游客如织
- [ 05-07]德化投资千万元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