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滚动网报> 产经财经 > 正文

发挥优势集聚力量 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

2014-10-14 14:33:07 颜财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设中的北江滨中央商务区

    发挥沿海优势助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

在福清中国软包装集团中景石化科技园记者看到,占地3000亩、总投资1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软包装集团中景石化科技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生产投资项目,年生产160万吨聚丙烯树脂与16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单体,总产值400亿元人民币;同时,还将拉动下游产业链200亿元人民币,带动江阴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

“是江阴港的地理优势、产业配套,及政府的政策支持,最终让我们决定在此建设该项目。”谈起当时选择福清江阴工业区区建设科技园,中景石化科技园总经理朱泽斌表示,江阴港区水深条件好,工业区配套设施完善,作为全国软包装的上游产业,我们不仅可以利用深水良港的天然地理优势输入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还可以将分离出来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给产业园内的其他下游企业,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这些企业原料运输成本,提高原材料质量,可谓双赢甚至多赢。“不要小看这样一来一去的简单输送方式,由于地理、交通、配套等优势,可以汇聚上中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一个产业聚集群,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将不可小视”。

无独有偶,在连江可门港,经过十年建设,该港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吸引了法液空、荷兰DSM、印尼三林、中石油、华电、神华、山煤集团、南方石化、福建能源、葛洲坝集团等共10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在可门落地或投资建设。其已建成的超大型干散货船舶的港区是目前东南沿海最大的干散货码头,可接卸转运来自世界各地的油品、矿产和其他原材料,并通过陆运、水运,辐射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2013年全年实现产值60亿多元,其中工业产值53亿元;销售收入113亿元, 其中码头物流销售收入48.13亿元,比增81.39%;税收4亿多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4亿元,比增53.40%;内资到资12.54亿元,比增62.85%,外资到资2840万美元,比增45.19%。码头货物吞吐量3770万吨,比增14.24%,约占福州港的30%。

而作为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核心区内的福州马尾,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自古就是海上交通重要节点,目前仍保留着许多古代福州渔民、商人由此出海经略海洋的遗址古迹。1985年3月10日,新中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从马尾港远赴西非生产,使福州成为当代中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福州加强了与东盟、中东、非洲等“海丝”沿线地区的经贸合作,2013年与之贸易总额超64.45亿元,占同期全市外贸总额的20.5%。今年“5•18”期间,全国首家“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平台”落户福州马尾,该交易平台将依托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福建海峡水产品批发市场搭建,打造一个电子交易系统,通过海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可以开展大宗海产品电子现货交易,以及大宗海产品现货的境内外电子交易。如今,马尾更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品集散地。

闽江口金三角区域,揽江抱海,港阔水深、岸线绵长、资源丰富、腹地广阔,面向台湾,连接全球,区位优势凸显。1992年的春天,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福州也紧抓机遇。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简称“3820”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3820”工程设定的战略目标顺利完成,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战略布局基本形成,福州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水平跃上新台阶。

在“3820”工程的坚实基础上,以及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积淀的强大势能,让福州决策者的眼光投向东、投向江、投向海。2013年8月,福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决议: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据了解,依托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国家级、省级园区,福州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闽江口南北“两翼”集聚。2013年,“两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8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4.4%。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