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文章:
医院看病抢车位 患者如何不头疼
电动车通行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直通屏山》与《第1帮帮团》合作宣传片超市展播
福建省最具创意文化产品评选初审结束
家庭文化艺术节作品评选投票参与:2000多万张
医院看病抢车位 患者如何不头疼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门口立着“车位已满”的告示牌。
东南网10月16日报道 本网记者 卢金福
10月1日起,厦门第一医院禁止院内停车,所有前往医院看病或探望病人的车辆都不能进入医院大院内,此举引起外界不少质疑。东南网记者走访福州城区部分医院了解到,目前医院停车位成紧缺资源,不少患者就诊遭遇停车难。
网友:加强车位管理才是上策
针对厦门第一医院取消地面停车位的做法,外界意见不一。有市民认为,医院人来人往,车辆进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医院应该适当控制车流量,并合理规划路线。
有网友表示,医院有必要保障病人活动区域的安全。网友“莫礼滨”表示,停车场和病人活动区应该处于不同的地面高度,车辆对病人的活动不会造成任何安全威胁。当然,倘若医院真的无法规划出合理用地,出于安全和效率考虑,那么取消院内停车场也可以理解。
“医院内停车确实不方便,有时候车比人还多,还阻碍救护车出行。”网友“买买姑娘”说。
网友“东山谢氏”则表示,医院应该考虑到各种患者的需求,取消院内停车,无法行走的患者就诊不便,这也是对患者的一种漠视。如果院内有停车位,加强管理才是上策,不能因噎废食。
走访:大型医院停车位紧缺
14日,记者走访了福州几家医院,了解停车位的建设情况。
福建省立医院地处闹市区,上午9时许,医院门口车来人往,但在门诊楼附近已经立起了“车位已满”的牌子。保安告诉记者,地面停车位只有几十个,地下停车场供外来车辆停放的有200多个。“一般8点前或12点后,才会有停车位。上午都是满的。”
由于车位紧俏,不少司机将车停在了路边非机动车道上或附近的小巷子里。在省立医院西侧的大斗彩巷,尽管交警部门在此设置了禁停标志,但路边还是有不少车辆停放,有些已经被贴了罚单。
在新权路上的福建协和医院门诊大楼外,记者看到,路面上等候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队。有车辆打算往住院大楼内设的停车场开,不过被保安拦下,表示只能接病人出院的车辆才允许进入临时停放,“里面只有30多个车位,要凭出院单才能进去。”而圣庙路的外科大楼尽管设有300多个停车泊位,但即便临近中午也无空余。在圣庙路禁停路段,同样停放了不少的私家车。
在停车位更少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和福州儿童医院,情况更甚。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内仅有30多个停车位,保安表示,停车要靠运气;儿童医院由于正在进行大楼施工,仅有大门外有9个咪表停车位。不少车辆都因在医院附近禁停路段停车,被贴罚单。
人大代表:盘活周边停车位
记者注意到,目前,福州各大医院都在出招缓解停车难,不少新建的医院大楼都设了地下停车位。省妇幼和福州儿童医院新建大楼均有地下停车场。根据《福州市立体停车库近期建设规划》,福州拟在省二人民医院地面停车场和省人民医院停车场建设立体停车库。
采访中,医院的保卫人员建议,行动方便的患者应该选择坐公共交通工具前来就医,开车探望病人最好错开高峰期,社会车辆尽量不要停到医院内。
福州市人大代表金建琳表示,前往医院看病的不少是老人小孩,再加上生病,行动本身不便,还要排队挂号,医院应该提供服务满足病患需求,不应该取消停车位。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新建大容量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对停放在医院内的车辆实行按时收费的制度,避免车辆长时间停放,增强车辆的流动性,提高停车位的使用率。
金建琳认为,医院周边的单位、小区停车场可以错峰对外开放,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医院可以向社会化的停车场购买服务,由医院进行管理。交警部门可以在有条件的街巷合理设置临时停车位,缓解车位紧张的问题。
电动车已然成为最为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也给交通秩序带来了不少麻烦
电动车通行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东南网10月16日报道 本网记者 陈薪宇
10月10日,《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的生产、销售、供油、通行和停放管理,首次做出“禁售”、“禁油”、“禁行”、“禁停”、“禁坐”等规定。全面“封杀”电动自行车的新规一出,引发了不少网友热议。
撒花:乱象需整治
一些网友对这一规定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这一规定有助于从源头上杜绝电动车乱象,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网友“miaomiaocat81”就支持道:“早就该禁了。我每天都情愿走15分钟的路去车站挤公交,因为在路上看到很多‘五类车’在马路上疯狂地穿来穿去,又危险又阻塞交通。”
网友“小羽毛”也说道:“许多人用电动自行车载客,如果被查到后重新再买一台就可以了。如果禁止售卖电动自行车,购买不到,许多载客的司机就可能会转行,电动车乱象一定会有所减少。”
“现在无牌电动车运营现象严重,而且还占道载客,时速高缺监管,常常乱闯红灯导致事故,乘客也没安全保障。而且,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报废也是一个问题。”网友“绵羊仔Sunny”表示,希望社会重视提倡公共交通,骑普通自行车或步行,相比使用电动车能更加环保、安全且节省道路资源。
网友“广州刘小钢”认为,从道路提速、打击违章、保障安全等方面看,“禁电”是个方向:“随着网购电商的发展,目前有不少人要依赖电动自行车工作,除了促使这些行业学学邮政采用小型汽车收送快递外,有一个过渡期让一些特许的行业逐步升级也是一个考量。”
拍砖:不应“一刀切”
电动车因为既方便环保,又低成本,已经逐步成为普通工薪阶层主要的代步工具。广州拟“禁电”规定一出,有网友担心,在目前城市公共交通还不够方便的情况下,如果电动车都禁了,给摩托车也设置诸多限制,今后市民出行将更为不便。
“市场有需求,政府能用一纸条文干预市场吗?”网友“请叫我淡定”质疑道,认为这一规定侵犯草根的“路权”,“电动车体积小又环保,送小孩上学,载重物,这些用电动车都很方便实用,如果真的禁止,对市民生活有很大影响。”
作为快递行业、快餐业及维修业的从业人员,电动车几乎是他们的“必需品”。“像我们做空调维修的,需要运的器材多,而且有时去的地方很远,如果不用电动车坐公交,既浪费时间又很辛苦。退一步说,如果大家都买汽车上路,不是更加重交通负担,更不环保?”网友“DDZZ”说道。
网友“侃大山”表示,治理电动自行车还需顾及民生:“普通的工薪阶层并不是个个都能买上用上汽车,除了城区外一些地方的公共交通也不完善。相关法规制定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实际的民生需求,方便市民的‘最后一公里’。”
也有网友指出,“一刀切”的“禁电”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电动车造成的交通顽疾及安全隐患,对电动车加强管理的同时也应建设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只有在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的情况下,市民才会逐渐放弃对电动自行车的依赖。
网友“股龙”说:“电动车确实带来负面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电动车,而在于城市管理的粗放。动辄一刀切禁止,实际上是种‘懒政’,正确的办法应当了解民生,进行更人性化、精细化管理。”
《直通屏山》与《第1帮帮团》合作宣传片超市展播
东南网10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刘宝琴 王楠)10月12日起,东南网《直通屏山 福建省委领导留言板》与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第1帮帮团》合作宣传片,在全省108家永辉超市共千余台电视屏幕进行展播。两家省级媒体品牌栏目正式对外发布“合作宣言”。
《直通屏山》是福建省委办公厅委托东南网开设的大型网络留言栏目,专职为福建省委主要领导收集网络民意、汇聚民智的权威平台。2011年1月上线至今,共向省委报送舆情近150期。今年初正式创刊的《东南网舆情专报》,已获省委领导批示十余次。《第1帮帮团》是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民生帮忙类节目,每天18:30-19:30进行一小时直播。今年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年,两家媒体将借助这两个品牌栏目,发挥各自优势,在采编、监督、品牌、渠道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促进各自的转型发展。
目前,东南网已为《第1帮帮团》开辟网络专栏,《第1帮帮团》在每天1小时的直播节目中不间断对《直通屏山》进行宣传推广。未来,两个栏目将通过合作,不断增强记者调查,提高舆论监督力度,并在新闻线索、活动宣传、渠道推广等方面互相借力,打响两大新闻品牌,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作为党的主张的扩音器、社情民意的显示器、杂音噪音的过滤器、险滩暗礁的预警器、社会舆论的稳定器的作用。
福建省最具创意文化产品评选初审结束
18日复评 126件作品参与角逐
评委发表意见
东南网10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由省委宣传部、文改办等部门协调推动,由东南网、文化产业网承办的2014年度福建省最具创意文化产品评选活动于12日结束了初审工作,126件作品入围复赛。本周六,大赛复评将在福州三坊七巷75号展馆举行。
为了更加全面、直观、立体地展现参赛作品,确保评审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复评将举行实物汇评展暨创意市集。入围复评的参赛作者需在复评前向组委会提交作品实物。此外,组委会将邀请作者本人或者代表到现场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复评现场将邀请专家评委会进行评选。最终入围的作品将在本月24日在厦门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博会上展出。
455件作品福建特色浓
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作品455件,作品涵盖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工艺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设计、新媒体创意设计四大类。专家根据作品文化内涵、创意水平、艺术性、工艺技术、产业开发价值等五方面进行评审。
作品体现了浓厚的福建特色,南音、古廊桥、妈祖、漆线雕等福建传统文化元素和时尚的创意结合在一起,极富艺术魅力。而海峡特色、清新福建等地域生态特色也备受创作者们的青睐,他们通过手绘等表现方式,将福建的新特色以新颖的面孔展示出来。
专家:要善于挖掘本地区文化内涵
本次大赛参赛作者既有从事设计行业的专业人员,也有从事不同职业热爱文创事业的业余爱好者,参赛作品既有充满福建特色的传统文化,也有充满现代感的时尚元素。
在初审现场,一幅由小学生设计、制作完成的剪纸立体灯饰作品引起了许多评委的关注。评委们认为,这幅作品新颖、有创意,而且作者是一名小学生,说明创意文化受到广泛关注。
本次活动评委、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黄诗筠认为,福建省的文创产业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属于起步阶段,本次大赛的举办对我省文创产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他说,此次能够收集到450多幅作品实属不易,整体质量也能反映出福建文创产业的水平。他希望,这样的活动应该坚持每年一次地举办下去。
本次活动评委、集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程原认为,文创产业要善于挖掘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元素,把一切好的东西融汇到创新里头,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走出福建、走向市场,具有可推广性。
家庭文化艺术节作品评选投票参与:2000多万张
东南网10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康金山) 福建省家庭文化艺术节专题网络投票日前结束,活动得到了省内外网友的广泛参与,共获投票24407482张。网友们纷纷通过网络认识我省的家庭才艺,学习优秀的“好家风好家训”格言和家庭美德故事,并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上宝贵一票。
9月25日,由省妇联主办、东南网承建的“福建省家庭文化艺术节”专题上线,展示作品三百多件。经过半个多月的投票,董雅萍的家庭才艺图片、吴世揖的“好家风好家训”格言等得到积极点赞,投票数量领跑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