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开放倒逼改革提速——解读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围三大信号

2014-12-29 16:02:22 胡苏 王攀 毛振华 季明 何欣荣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责任编辑:林晨 陈晖  
分享到:

新华网福州12月28日电(记者 胡苏 王攀 毛振华 季明 何欣荣)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广东、天津、福建、上海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自贸试验区扩围,再一次展示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魄力。业内人士分析,扩围后的四大自贸试验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的信号明显。

信号一:蹄疾而步稳 自贸试验区思路更加成熟

广东、天津、福建三大自贸试验区探索加快实施,相关法律调整在四大自贸试验区同步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在福建平潭,“卡位”成为最热门词汇。为了对接自贸试验区美丽图景,平潭人李兹钿早在今年6月就与两个台湾朋友合伙,开设了台货店铺。如今李兹钿的“跨海峡”合作店铺,已成为平潭对台免税商品市场的第一大商户。

“自贸试验区快速推进,并预留‘三年试行’的政策调整空间,充分显示了改革的‘蹄疾而步稳’。”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表示。

相关专家表示,自贸试验区“各有特色、均衡发展、不贪大求全”的特征凸显,说明中央推进自贸试验区的思路更加成熟,也有利于集中力量突破体制障碍,真正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目标。

信号二:并非简单复制 强调“互补、对比”试验

26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说明时表示,在广东、天津和福建,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再设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互补试验和对比试验。

“互补、对比”,成为业界关注的自贸试验区扩围“焦点”。由于承担改革开放“国家试验”的职能,不简单复制、走差异化道路,对于扩围后的自贸试验区队伍至关重要。

据广东省有关部门介绍,广东自贸试验区将通过在CEPA框架下扩大对港澳开放、破除准入后的隐形壁垒和政策障碍、自贸区自身体制机制的创新,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在借鉴上海自贸区试点内容基础上,统筹考虑区域特征,重视对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天津自由贸易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对外透露。

福建对接台湾,广东侧重港澳,天津重点面向东北亚并统筹京津冀协同发展。业界人士分析,从三大自贸“新军”的战略布局来看,区域化特征、目标指向性更加明显。

“服务两岸关系大局、推动闽台融合,是福建的重大使命;福建自贸试验区的落地,将为闽台产业融合拓展更大政策空间。”黄端认为。

信号三:压力测试升级 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

在此次扩区之前,上海自贸试验区主要包括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而“扩区”后的面积大大增加,并跳出了原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范围。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扩区,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即自贸区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基础上办。“世界上其他的自贸区,多半是促进贸易便利化,因此需要海关的特殊监管。我国自贸区虽然也要促进贸易便利化,但更重要的是试验金融开放、政府职能转变等内容,是一个综合改革的概念。”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说。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教授认为,设立自贸试验区更像一种压力测试,相关改革举措放在这个框架下尝试,并以此倒逼简政放权、机关效能建设等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步伐。

“投资自由化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的重要经验。”刘恩专认为,在国民待遇基础上,天津滨海新区将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摸索建立的负面清单,清单所列事项甚至更为“瘦身”。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寅表示,在政府自身改革方面,未来自贸区将持续推进。比如尝试以大数据为支撑,建设监管信息共享的平台,使得事中事后监管更加现代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