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导游曾世康: 激扬坊巷风情 曾世康的讲解总能吸引许多游客。。 本报记者 林双伟 摄 东南网1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红帽子,红马甲,绘声绘色的讲解,你很难不被眼前老曾的激情所感染。 和往常一样,周六下午2点,60岁的曾世康来到三坊七巷。于游客,这里只是一处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街区。而对于他,则是一生的记忆和精神的家园,这里承载着他和家族绵远的记忆。所以退休后的老曾选择每周来到这里,当一名义务导游,向游客分享流淌在他心中的坊巷风情。 曾世康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家住安民巷的曾氏故居,祖先在明代搬入三坊七巷,到他已经是第11代了。曾世康从小在这里长大,闽山巷的社火、南后街的灯会书市、水榭戏台的评话伬唱、花仓前的花市都是他儿时的美好回忆。在三坊七巷崇文重教的氛围中,他从小下就一手好围棋。当年大书法家沈觐寿住在宫巷,因为与他家公子同窗,曾世康因此也有幸跟老人家习书临帖。曾世康的父亲是当时城内出名的裁缝,常有吉普车载着老人去体工大队为运动员量制衣服,当年世界羽毛球冠军汤仙虎的运动服就是由老人亲手做的。安民巷这幢4000多平方米的曾氏大宅,流淌着他童年欢乐嬉戏的时光、中年相濡以沫的岁月、老年儿孙绕膝的温情…… 听评话、看闽剧、观花灯,把这些前尘往事加入解说中,谁还能有老曾的深情如许呢!融历史、文化、建筑、民俗、传说、掌故于一体,来者既可欣赏到建筑的精美,又可了解福州千年古都的历史底蕴,三坊七巷的风土人情因而在他抑扬顿挫的讲述中,远去的历史渐渐变得鲜活起来。 早在1992年,福州开始旧城改造,很多人慕名前来游览,只要有时间,曾世康就向游客介绍三坊七巷。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老曾拼命“充电”,阅读大量资料,找专家请教,到南仙茶汤、于山攀讲馆等传播福州传统文化的“沙龙”学习交流……现在,他收藏有1992年至今本地媒体关于三坊七巷的所有报道,三大本厚厚的剪报本,记载了三坊七巷保护和改造的前世今生。2010年,三坊七巷管委会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讲解员志愿者,老曾闻讯立即报名。爱学习、博采众长的曾世康渐渐成了三坊七巷的“民俗专家”,成为坊巷间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我们太幸运了!”福州高级英语导游李荣在博客中写道。去年大年初二,他带的美国华裔旅游团,在游客众多、所有导游都已上岗情况下,三坊七巷旅游部安排曾世康当他们的导游,不想却收获了意外的惊喜。他说:“原住民、民俗专家、家住安民巷、从小看闽剧、听评话长大的曾老先生,带我们走了一趟精彩的历史人文之旅!” |
相关阅读:
- [ 01-16]福州剪纸艺术家剪出11米“三坊七巷” 历时3个月
- [ 01-09]神秘男子连续5年在三坊七巷高歌朗诵 被认作疯子
- [ 01-07]八年前福州三坊七巷老照片 引发网友集体怀旧
- [ 01-06]保护三坊七巷:让它增辉添彩 传给后代
- [ 01-02]元旦假期首日很热闹 三坊七巷迎客约8万人次
- [ 12-30]三坊七巷推出元旦系列活动 为市民打造假日文化大餐
- [ 12-26]三坊七巷内朱紫坊狗粪多 小问题却遭多部门推诿
- [ 12-26]“福州三坊七巷钉子户”追踪 搬离条件要求过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