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将乐城关电信巷6号的杨时纪念馆,这栋清代的古建筑,曾是杨时后裔的居所。
位于将乐一中后山的含云寺曾是少年杨时求学之所,也是青年杨时回乡讲学之地。
将乐水南乌石山,重修后的杨时墓,经常有游客前来参观。
文化名片
杨时(公元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将乐县人,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杨时八岁时便能指物赋诗,人称“神童”,十五岁到邵武游学,潜心经史,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登进士。1081年,杨时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甚得器重,程颢逝世后,转师程颐,其间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杨时曾任徐州、虔州司法,浏阳、余杭、萧山知县等,多有仁政,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致仕归乡,以著书讲学为事,著有《杨龟山先生集》四十二卷,1135年卒于正寝,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
杨时“上接濂洛之传,下开罗(从彦)、李(侗)、考亭(朱熹)之绪”,把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濂学和洛学,从北方引进到福建和南方诸省,为闽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以及闽文化的开发立下了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世尊为“程式正宗”、“闽学鼻祖”。
杨时身体力行的敬业、尊师重教的精神,和他对理学重要命题“理一分殊”“格物致知”等的创见,影响深远。
东南网1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余福 沙观球 文/图)
深冬傍晚,夕阳斜照,伴着将乐一中校园里的广播声,沿后山拾阶往而上,隐约可见一座寺庙藏于山间。
寺名“含云”,那是青年杨时回乡讲学之地,至今仍香火旺盛。每逢考试,学生家长们总会前往上一炷香,祈求顺利。
与寺院遥相对望的,是龟山,山脚下的龟山新村就是杨时生长之地。
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寻访杨时遗迹,睹物思古,观照当下,深有感怀。
程门立雪 求学志坚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这首劝学诗,又名 《读书含云寺示学者》,是杨时48岁返乡讲学之际所作。诗中谆谆告诫后学,要甘于清贫,爱惜光阴,勤奋学习,注重道德修养,不追名逐利。
这,正是杨时一生的真实写照。
15岁时,少年杨时离开家乡,赴邵武求学,攻读四书六经,直至18岁方回乡备考。24岁高中进士,29岁授为徐州司法,但他不求闻达,调官不赴。时闻洛阳程颐、程颢二位大师在中原传授孔孟之学,深为向往。于是,杨时不远千里至河南颍昌拜师程颢,潜心研习儒学。
公元1085年,程颢病逝,杨时闻此噩耗,悲痛万分,在卧室门前设灵堂,哭祭老师亡灵,并挥泪疾书祭文和《哀辞》,一一致信异地的同窗好友,告知老师病逝的噩耗。在《哀辞》中,杨时直陈自身“伏纸摧咽,言不伦次”之状,尊师之情,感人至深。
程颢病逝后,杨时继续从学程颐。1093年冬日的一天午后,杨时在赴浏阳知县任时,绕道洛阳,求教恩师。
当日,天气骤冷,大雪纷飞。杨时与好友游酢进入洛阳长寿寺拜表院时,只见程颐正坐在院堂火炉旁的椅子上闭目养神,便在堂下右廊伫立恭候。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程颐醒来,发现杨、游二人站立右廊,头顶积雪,连忙招呼他俩上厅入座,并言:“贤辈尚在此乎?”待二人与老师谈完走出拜表院时,地上积雪已一尺多厚了。那时,杨时年已不惑,24岁便中进士的他,早已名满天下,其尊师重教尚能如此,可谓当世楷模。正是凭着学无止境的态度,杨时在学术上大放光彩。此后,“程门立雪”的尊师佳话传颂至今。
“程门立雪”之于杨时,不仅仅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故事,更代表着一种信念:忠于学术理想,竭力追求真知灼见。
倡道东南 治学功伟
北宋末年,金人入主中原。每逢朝代更迭之际,学术易受摧残。当时,大哲学家邵雍曾有语:“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南方地气至矣!”
二程秉承孔孟之传统,述而不著,身后留下著作甚少,加之其学说又主要在中原地区传播,传统道学濒临失传。值此关键之际,杨时承担起了整理先师作品之任。
《伊川易传》是程颐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程颐生前仅有不完备的手稿,几经辗转,这份手稿落到杨时手上时,已是“错乱重复,几不可读”,杨时耗费一年心血,才将此书整理出来。此后,他又根据追随二程左右问学的笔记,参与编订《河南程氏粹言》、《伊川先生文集》、《程氏经说》等著作。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徐晓望认为,杨时之所以能被推为“程氏正宗”,正是因为他不遗余力地抢救师说,并且能真实地反映二程原来的思想。
杨时求师程颢期间南归时,程颢以充满期望的一语“吾道南矣”相送。彼时,朝中章惇为相,严酷打击发动变法的“元祐党人”,程颢名列“党籍”,二程洛学亦遭禁锢。值此磨难之际,杨时不惧时危,挺身而出,坚持以维系洛学正统为己任,把理学从洛阳带到闽、浙、赣等地。在给游酢的信中,他曾说:“先生之门所存,惟吾二人耳。不得不任其责也。”
学成归来后,杨时追述二程遗训,一生讲学著述不倦,著有《中庸解》、《论语解》等书,为理学在南方的发扬光大打下了良好基础。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杨时之论多达七十三条。
晚年,杨时辗转东南,在无锡、常州等地讲学。一次,无锡官员李夔陪同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杨时见这里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郁郁葱葱,与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李夔得知杨时的意愿后,全力赞同,定此学社名为“东林”。这就是后世著名的东林书院。
杨时以东林书院作为洛学传播中心,虽年过花甲,仍讲学不辍,诲人不倦,长达十数年,培养了喻樗、罗从彦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洛学经他的继承和改造,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足见其影响之大。杨时逝世后,其弟子们在东林书院为他建了一祠堂——道南祠。
正得益于杨时一生治学、育人不倦,理学中心逐渐由北至南,至其三传弟子朱熹,终走向顶峰。
师表千秋 其风永存
杨时既是两宋之际理学传承的重要思想家,也是重要的教育家。《宋史·杨时传》 曰“时浮沉州县四十有七年”,他一生一半多的时间“安与州县,未尝求闻达”,都在聚徒讲学、传道授业。
“杨时始终执师礼于二程,并尽一生将师门学说发扬光大。‘程门立雪’的故事流传后世,成为中国文化中尊师、重教、重道的重要符号。”三明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余达忠说。
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杨时求学、治学、育人之精神? 在杨时的故乡将乐,当地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
2013年,将乐县杨时研究会与将乐一中携手,开启“杨时文化进校园”之旅。
将乐一中本由龟山书院衍化而来,南宋度宗咸淳二年 (1266年),礼部尚书、将乐人冯梦得以“龟山先生载道而南,为师儒宗”的名义奏请朝廷建立龟山书院,时任将乐知县黄去疾奉旨建院。数百年来,龟山书院作为将乐一地的高等级学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因其历史渊源,将乐一中把传承弘扬“杨时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氛围熏陶、活动促进、学科融入、实践体验”等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这位本地先贤的精神内核。
“听了杨时研究会老师的讲座,我才知道杨时一生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作为将乐人,我感到很自豪。”高三学生车宗凯说。小车平时对古代文化很感兴趣,学校开展“杨时文化进校园”活动后,他积极参与,听讲座、参观遗址、阅读杨氏家训、写读书心得……一年多下来,他学习的积极性大增,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杨时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资源,可以好好挖掘。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向学生们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乐一中校长肖爱军说。
为此,将乐一中还把校训改为“信至笃,学至诚,业至精”,激励学子弘扬杨时勇于钻研、坚定信念的精神,努力在学业上至诚、至精;校园里的道路、场馆如含云路、东林路、立雪楼的命名,也与杨时生平有关;语文、历史等学科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探讨如何将杨时文化融入教学……
“杨时文化进校园,于我们也是一次深刻的再教育。纵观杨时一生,不求闻达,开学布道,诲人不倦,作为老师,我们当时时铭记、践行。”将乐一中地理老师魏宏波说。
采访手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莫忘年轻一代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将乐杨时研究会的几位老师一直感慨:近年来,杨时研究成果颇丰,但在社会上人们所知并不多。这固然与理学之深奥有关,但也反映出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困。
杨时诞辰960周年之际,将乐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借此将杨时文化引入校园,实为明智之举。学校应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之一,那些先贤的优秀精神因子,最终需要青年一代去发扬光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取决于年轻一代的成长。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从先贤们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力量,年轻一代才会形成文化的自信,从而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
杨时与客家文化之渊源
——访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范立生
东南网1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余福 沙观球)
唐宋时期,客家民系在闽赣粤间孕育成长。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客家先贤,为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杨时就是其中之一。
杨时和客家文化究竟有何渊源?为此,我们采访了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范立生。
记者:对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杨时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范:杨时经过多年的努力,抢救和整理了“二程”的学说,并不断加以传承和丰富,使理学得以传世,成为南宋后期至清代客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我想,这就是他最重要的贡献。我们在探讨闽学对客家文化的影响时,是绕不开杨时的。
记者:为什么在南宋至清代,理学能成为客家文化的主流?
范:这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杨时及门下多代弟子长期在客家区域传播理学。这种传播主要有办学讲学和著书立说两种形式。当时,杨时师从程颢后的第一个讲学地,就是客家聚居地赣南。随后,他又在客家县之一的将乐建读书楼,收徒讲学,传播理学,还培育了一批像罗从彦这样的理学传人。
记者:为什么说杨时对客家文化的影响深刻?
范:杨时不仅学术成就高,还身体力行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他崇文重教,勤勉好学,“程门立雪”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客家后人。他爱国爱乡,爱民恤民,先后任官职23个,其间倡导“以民为本”,注重清操直节,痛恨奢侈之风,强调“接物应事,唯直而已”,成为客家人从政的楷模,被客家人纪念和传颂。
一位党校教师的杨时情结
东南网1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余福 沙观球)
“杨时在浙江萧山当知县时,带领百姓筑湘湖修水利。如今,湘湖成了当地有名的景区。”在将乐县杨时纪念馆,县委党校高级讲师肖胜龙当起了我们的讲解员。
老肖今年54岁,母亲是杨时的后裔。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到外婆家玩耍,时常听村里老人讲杨时的故事,勤奋好学、尊师重教的杨时,深深地打动了他。
参加工作后,肖胜龙四处收集有关杨时的资料。上世纪80年代初,老肖还是一名小学教师,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杨时,他把自己收集的故事整理成小册子,还把“程门立雪”的典故翻译成白话文,作为孩子们的课外读物。
“当年我翻译的这则故事,还登在三明日报上呢。”老肖说。
1992年,将乐县成立杨时研究会,老肖成为会员,开始系统研究杨时。“那时,我一有时间就往外地跑,无锡东林书院、登封嵩阳书院这些杨时留下足迹的重要地方,我都去过。”老肖说,因为没有专项经费,他在外只能住便宜的旅店,肚子饿就吃几个馒头,但每次外出有收获,心里很满足。
后来,肖胜龙调入县委党校。讲课之余,他对杨时的研究仍乐此不疲。学校开设了有关杨时文化的专题课,由老肖主讲。“杨时那种诚学穷理的精神,在当下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几年,县里推出‘杨时文化进校园’活动,我每年要讲上十几场。”肖胜龙说。
近年来,肖胜龙主编或编辑了十几部有关杨时的书籍,独立完成多项研究课题,《闽学鼻祖杨时之评价》还被三明市委党校列为2013年精品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