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聚焦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这样建设新福建

2015-01-29 08:47: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分享到:

2015年,这样建设新福建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

目标

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左右;外贸出口同比增长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节能减排任务。

1

全力落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

实行“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分级管理、分类推进,实现“十二五”规划项目全部开工,一批“十三五”规划项目提前实施,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490个、完成年度投资3500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1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

加快新一轮机场建设,建成三明沙县机场。

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000万吨。

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以上。◎加强要素支撑保障

落实项目用地、用林、用海、减排总量、火工油品。

争取各银行总行加大信贷规模倾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基金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2

促进产业创新转型做大做强

◎推动工业扩量提质

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抓好500个项目。深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抓好产业链建设工程。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推进“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加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应用。

◎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打造闽货网上专业市场、行业垂直电商平台。

扶持发展物联网产业。

支持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

推进发展面向市场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安全服务。

◎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深入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区建设。

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金融、物流、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与实体经济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

着力把金融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

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拓展旅游、商贸、养老健康家政、教育文体、物业服务等产业。

◎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海洋工程装备、邮轮游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化发展。

建设一批远洋渔业生产、冷藏和精深加工基地。推进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平潭海岛研究中心建设。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推动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

加快建设提升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

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加大品牌创建力度。

深化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推进国家专利审查协作福建分中心建设。

3

加强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加大对规模化粮食生产者扶持力度。

继续抓好粮食产能区和150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型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高优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中区。

出台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山区发展特色农业。

扶持一批投资上千万元的设施农业项目和上千亩的设施果蔬基地。

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场建设。

培育10家省级以上“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支持以股份合作、托管、信托等多种方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扶持发展家庭农场,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发展“三农”融资担保服务。

4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更大进展

◎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再取消和下放一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实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

稳步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发证。

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林权联户证分发到户和流转。

集中力量打造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启动实施省直部门信息中心、数据中心的整合。

◎深化财税和企业改革

逐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通过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特许经营等领域。

◎推进社会事业综合改革

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实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全省医疗机构新增床位8400张以上。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提高到40元。稳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5

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

◎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坚持区内率先突破、区外积极跟进,强化试验功能。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贸易管理新体制,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放宽投资准入,构建对外投资促进体系。

突出对台特色,推动货物、服务和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建设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推进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力争突破一批带动力强的合作项目。

办好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活动。

进一步做好华侨特别是新生代华侨工作。◎优化通关环境促进对外贸易

实施全省统一的“单一窗口”,推进两关两检通关一体化。

推动重点出口基地转型升级。

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进口。

◎创新机制有效利用外资

推进外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制试点,完善外资项目“四个一”工作机制和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

引导国际产业资本、投资基金参与我省企业并购重组。

6

扎实推进以中小城市和城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行无门槛居住证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

支持开发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推动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实施“百万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培训工程”。◎优化城镇化规划布局

推进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

推进福州省会城市建设,加大厦漳泉同城化协调推进力度。

抓好46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和15个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

◎加大宜居环境建设力度

实施新一轮“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

突出市政设施建设与管理,完成新一批“五千工程”。

◎产城互动做强县域经济

加快实施“大城关”战略,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培育产业发展的新载体。重点推进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县一园区”建设,做大“一县一业一品”。

◎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深化山海协作,加快共建产业园区发展。完成5万户20万人搬迁和危房改造任务。

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深化扶贫小额信贷创新试点。

7

推动闽台融合发展

◎以产业合作为抓手推动经济融合实施闽台产业对接升级计划。推进两岸产业对接集中区建设。鼓励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

推动设立闽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和两岸合资股权投资基金。

◎以广泛交流为基础推动文化融合

深化闽台乡镇对接,持续开展同名村联谊和宗亲交流。加快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开展万名台湾青少年来闽交流活动。

打造两岸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的合作先行区。

◎以平潭开放开发为重点推动综合试验

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建设国际旅游岛。

深化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合作,推进两岸关检合作模式创新。

推动两岸车辆互通。

抓好城市开发建设,吸引更多台胞参与平潭建设、落户平潭生活。

8

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加大能源资源节约和减排力度

严格落实环保监管“一岗双责”,严控高能耗、高排放项目。

对各地突出的环境问题,省长一季度一督查,环保厅一季度一通报。

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工程和减排项目。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

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

◎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

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出台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深化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

完善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体系。

全面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试点。

强化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

持续推进“四绿”工程,完成植树造林150万亩。严格控制过度开山种茶种果,建立水土流失治理长效机制。

实施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

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

推动实施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9

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12万套、基本建成7.5万套。

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提高教育文化发展水平

新建改扩建100所公办幼儿园,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实施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工程,办好一批应用技术大学和技能型高职院校。

扩大工科、医科、农林等紧缺人才培养规模。

发挥家训家风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

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积极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

严格按照“路线图”和“七项机制”依法处理信访事项。

深化“平安福建”建设,继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进一步打好“清剿火患”战役。

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社区建设,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力争连续四届所有设区市均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进一步做好军转安置和优抚工作,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承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东南网1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琳)

人民政府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对人民负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源自法授,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着力营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简化审批、创新服务、马上就办,破除“熟人经济”“吃拿卡要”等顽症。

全面推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支持创业、激励创新,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

践行“三严三实”,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勤勉之心,坚持反对“四风”,坚持“四下基层”,多看看老百姓的口袋、饭碗和脸色。

整治“庸懒散拖”,认真解决“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问题。

强化廉政建设,使广大公务人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收不送”,廉洁从政。

同时承诺: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精心呵护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

——通过综合施策,努力让人民群众喝进嘴里的、吸进肺里的、吃进胃里的都更加洁净安全。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周琳整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