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海纳百川 乘风破浪
2015-02-13 08:53:4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陈晖 |
分享到:
|
这些成果的取得,既缘于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积极和有效的推动,更缘于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关心、认同和参与。习近平主席1988年在福建工作的时候就提倡要搞“经济大合唱”,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朋友、需要伙伴,需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但不是中国的专利,是交响乐而不是独奏曲,是团体操而不是独角戏。时至今日,“一带一路”正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和共同行动。 经常有外国朋友问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将两者合在一起,“一带”和“一路”哪个更重要、更优先?我是这样理解的,丝绸之路自古就有陆海两大方向,骆驼和帆船都是亚欧大陆及附近海洋商贸和文化交往的象征,陆、海丝绸之路是互补并行的关系。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既然要展翅高飞,就得两只翅膀同样用力,“一带”和“一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一带一路”一头连接亚太经济圈,一头连接欧洲经济圈,南亚和西亚是“一带”和“一路”的交汇之地,因此陆上与海上合作必须兼顾。“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不管是沿海国家还是内陆国家,都在加强互联互通和发展国际贸易,都有参与国际海洋合作的权利,都应该是“一带”和“一路”的平等建设者和共同受益者。 海上丝绸之路较之陆上,有共性,也有特性;有优势和潜力,也有难度和挑战。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我主张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在对接合作上下功夫。 海纳百川,就是中国已经并将继续虚心听取沿线国家和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各方合理的利益和关切。就是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不搞封闭性集团,不针对第三方,与其他区域合作倡议和机制建立合作关系,欢迎域内外国家以适当方式积极参与。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会涉及很多经济和人文合作项目,欢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各尽所能。 乘风破浪,就是把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期,顺应全球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潮流,建设海上合作支点与海上经济合作走廊,大力推进海洋运输、海上资源开发、海洋环保、海洋科研、海洋旅游、海洋考古以及临港经济区发展。就是增强各国海上合作的战略共识,增进战略互信,突出经济与人文合作,先做能做的事、容易做的事,以和平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避免争议问题影响合作大局。 我们山东渔民有句谚语:“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有风浪不要紧,要紧是认清风向,借风行船。有暗礁不要紧,要紧的是正确认识暗礁,有的暗礁可以涨潮时大胆地走,有的暗礁则要绕着走。有的外国朋友很坦诚地讲,他们认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件好事,但担心大国在海上争夺势力范围,担心与海上争端搅在一起,担心形形色色的海上安全问题。我想说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亚欧国家共同参与的合作蓝图,21世纪的亚欧各国应该摒弃冷战思维,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以更加自信、开放、从容的姿态推进海上合作。中国倡导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是一致的,中国没有什么所谓的谋求势力范围的地缘战略意图,不会做侵犯别国主权或强人所难的事。中国坚定维护属于自己的海洋权益,也坚定维护全球和地区海洋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建设和谐海洋。 |
相关阅读:
- [ 02-13]李肇星妙语论"海丝":"一带一路"是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
- [ 02-10]李肇星出席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新春招待会
- [ 11-15]李肇星鼓励闽企保护好青山绿水
- [ 06-27]李肇星:解决中印边界问题需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谈判
- [ 05-29]李肇星:亚洲拒绝任何企图制造拼凑军事集团的行为
- [ 04-12]国新办原主任:领导人出访是非常有效的公共外交
- [ 03-09]外长王毅:习近平本月访欧
- [ 03-04]丝绸之路和平奖委员会在京成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