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警官们夜间坚守岗位,督导一线勤务工作 东南网3月9日讯 (本网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林晓华)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今天也要带大家去认识现代的“花木兰”,虽说这“木兰”不是替父从军,但是却在我国的国防线上奉献着青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泉州市泉港区肖厝边检站。 泉港肖厝口岸是我省液体化工、粮油、煤炭、矿物等重要物资的集散中转地,因此,这里的边检工作至关重要,业务十分繁忙。作为泉州“海丝先行区”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肖厝边检站服务口岸快速通关也迎来新的挑战。“从入境卸货作业到离境检验放行,一艘30万吨大型油轮只需48小时。”女警官徐程向记者介绍了她们日常的工作,船舶接送、证件查验、巡查监护,直至船舶离境……事无巨细,她们都要绷紧神经、认真应对。“国门无小事,事事关国家,”每次登船前,徐程都会和同事再三做好边检勤务准备。在码头户外执勤办理业务,这些“木兰花”和男同事一样,早已习惯了风吹日晒。 “我从小就喜欢军人,看见穿军装的我就特崇拜,现在能够穿着绿军装服务群众,我感到很自豪和骄傲。”3年前的徐程大学毕业后选择了投笔从戎,历经国门线上的磨砺,原本小家碧玉的她成了做事风风火火的“女汉子”。 而在记者准备离开边检站时,碰见了刚刚办理完船舶入境手续的肖厝边检站女警官连昶琪,没说上几句话,连昶琪便又接到命令,有船舶停靠需办理登陆手续,于是她又奔向了工作岗位。 连昶琪再次赶到办事大厅的时间是晚上的23:10,对于很多女人来说,这个时间已经是要进入被窝开始睡美容觉的时候,对像连昶琪这样的边检女警官来说,半夜加班是习以为常的事。 “站里的女警官多来自大城市,平时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而现在她们早已把这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肖厝边检站政委傅福利说。这个春节,女警官向丽因为站里事物繁忙,再次和家里的父母失约。而她今年也转变过节“方式”,准备把父母和女儿都接到站里,一家人好好过个节,也算是对家庭的一种弥补。 由于外轮到港时间不定,边检工作常常是“五加二、白加黑”,一年到头,这些女警官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站里过。“站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就是新时代共和国女警官的对祖国的承诺。在守卫“国门”第一线的队伍中,她们撑起了“半边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