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PUMA、KAPPA、FILA、SKECHERS……如今,莆田已成为世界高端运动品牌的代工生产地。据统计,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鞋企业共产鞋3.53亿双,同比增长15.2%,而利润主要来自于为这些高端品牌代工。王德春认为,要想持续“奔跑”,必须保住高端运动品牌代工份额,除了加强研发设计,仍要巩固好质量优势、打响质量品牌。为此,市鞋业协会已引进全球知名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用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来提升莆田制鞋业在国际上的质量口碑。 此外,有的企业已从运动鞋向更高端的功能鞋转型。为美国户外运动第一品牌KEEN代工的新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去年产值实现了翻倍增长。公司总经理郑新华介绍说,7年前刚开始为KEEN代工时,接到的只有两款凉鞋的订单,经过几年的积累、提升,公司已能生产KEEN品牌的所有产品,并成为该品牌的核心供应商之一。眼下,新路又计划投入数百万元新增两条固特异工作鞋生产线,进军更为高端的功能鞋生产领域,“第一条线的设备正在调试。”郑新华说。 机器换人,谋划产业升级 在大步快跑的过程中,莆田鞋企没有忘记抬头看路。王德春认为,广东制鞋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期,也就只有几年时间,随着本地用工成本的不断上涨,订单随时可能转移走。与此同时,招工难问题仍然困扰着鞋企,根据市统计局对69家制鞋企业的问卷调查,有72.5%的企业反映当前招工难。 对这一难题,“机器换人”成为政府、协会和企业共同的答案。王德春介绍说,制鞋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工人工资每年在以15%-20%的幅度上涨,加上招工难,倒逼着企业投资购买机器代替人工。王德春说,现在有20多家企业在使用机器了,“机器换人”将成为行业趋势。 郭氏鞋业董事长赵庆宗介绍,去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了20多台电脑针车,今年计划增加到50台,“一台针车相当于过去的三四人,有的工序能顶6人。”赵庆宗说,FILA公司的总裁来考察过“机器换人”,对使用电脑针车十分满意,还要求研发人员改进工艺,多开发适合电脑针车的鞋型,支持代工企业转型升级。 |
相关阅读:
- [ 01-16]十七载制鞋路 漳浦小伙闯出东莞一片天
- [ 09-17]莆田制鞋业:苦练内功加速转型 政企合力谋突围
- [ 09-03]剖析莆田制鞋业的现状:科学技术创新是发展之源
- [ 05-05]福建研发的制鞋原材料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
- [ 06-14]科技创新带动品牌升级 泉制鞋业绽放“老树新花”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