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在泉州开元寺参观。记者 黄燕 摄
东南网4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文波 刘益清)
3月底,八闽大地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一场文学家与历史遗迹之间的对话,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演。
主演的阵容堪称豪华: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担任团长,团员中有多位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关仁山、陈应松、潘向黎、张楚,此外还有叶梅、施战军、邱华栋、肖克凡等国内知名作家,可谓群星闪烁。
展现在作家们眼前的场景也是精挑细选:福州闽王祠、林纾故居、琉球馆、福船文化博物馆、八闽书院、马尾造船厂、冰心文学馆、显应宫,以及泉州开元寺、清净寺、海上交通博物馆、马可·波罗出航处等多处历史人文景观。在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中,作家们边走边看,边拍摄边记录,独特而多元的闽文化,给他们强烈的冲击。
当文学遇上“海丝”,当作家“撞上”史迹,会迸发出怎样的创作灵感,又会给福建的文学留下什么?
1
多彩“海丝”,让人叹为观止
闽在海中,自古以来,福建就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都有福建参与的身影。直到今天,八闽大地,留存下众多丰富的“海丝”史迹,令作家们叹为观止。
在三坊七巷,在福船文化博物馆,闽人骨子里的海洋精神令天津作协副主席肖克凡惊叹不已:“我们北方人认为海洋是天堑,而福建人却把海洋作为通向另一个未知世界的通途。我觉得闽人的血液里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这是国人文化里所缺少的。他们面对海洋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血性的张扬。”
在闽王祠,一块“乞土胜地”碑引起湖北作协副主席陈应松的注意,那是后人缅怀王审知重农教谕而立,当时每年立春,郡守都会带人来祠庙取土,捏制春牛,发动春耕。“我所理解中,这个‘土’也包括海洋,闽人心中的土是海洋。自古以来,闽人就试图征服大海。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陈应松说。
在泉州开元寺,不同宗教文化题材的雕刻让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惊叹不已:“这充分体现出泉州文化的多元、开放与包容,说明泉州在继承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自觉接受了海洋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泉州这个海丝名城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鲜明特征。”
与团里大多数“听话”的作家不同,著名作家阿来常常“掉队”,他喜欢特立独行、自顾自地观察。“文学需要细部的呈现,细节里包含更多的信息。”阿来说,他想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更多有意思的细节。在阿来的手机里,存着三坊七巷的马头墙、闽南的燕尾脊等细节图片。他说:“海洋文明不一定就是过去所认为的由西方人创造的,我们应该挖掘自己民族精神当中的多元价值,福建众多遗迹的存在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
不管是在福州,还是在泉州,作家一路行来,一路发现,在每个参观点,他们都认真地听取讲解,做好笔记,只字片语中,也许就有创作的灵感。
从小在新疆长大的著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邱华栋说:“中国有很多穆斯林是从泉州登岸,然后往西部走。这次趁‘海丝’采风行,回去后计划创作一部与‘海丝’背景及穆斯林生活相关的作品。”
作家阿来 记者 陈文波 摄
2
厚重题材,能出大文章
一路走来,丰富多元的闽文化,让作家们深深感受到,福建是一个很好的“富矿”,只要沉下来,一定能挖到不错的题材。如今,又遇上“一带一路”的东风,让“海丝”成为热词,作家们普遍认为,“能出大文章”。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王巨才表示,“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也给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作家们要充分关注现实,写出厚重的作品来,创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在邱华栋看来,福建的“海丝”景观非常有特色,要发动更多的文艺家,运用新的艺术手段,打造一批新的文艺作品,全方位地展示福建的“海丝”文化。
鲁迅文学奖得主潘向黎是泉州人,她12岁离开泉州定居上海,每隔两三年都会回福建走亲访友。她说,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重提“一带一路”是有其重大意义的。她坦言,一直以来,她的创作都离不开福建元素,“我曾经有一个散文专栏叫‘茶可道’,里面就写了很多福建的乌龙茶。这次‘海丝’采风,我又认识到茶叶贸易也是重要的一个课题,我接下来可能会从这个角度去做一些作品”。
在阿来看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不仅仅是贸易,还有文化交往。“生意结束了,文化还在,而且最后能留下来的,还是文化”。擅长历史题材的阿来坦言,“海丝”这个主题,是值得花大力气写的。
细心的陈应松则在泉州发现了闽鄂之间的一个有意思的共同点,他说,明朝思想家李贽与湖北荆州的“公安三袁”关系匪浅,“公安三袁”在文学创作上提倡的“心灵说”受李贽的“童心说”影响非常大。“容我做一个推断,我认为李贽所提倡的追求真心、摆脱伪道德的‘童心说’应该深受自由、大胆、浪漫的‘海洋文化’的影响。”陈应松特别难忘的是他到蟳埔看蚵壳厝时,当地的一位村民告诉他,他们以蚵壳建厝,晚上可以听到海潮声。“这非常浪漫。”陈应松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文章里听到海潮的声音呢?”
看到“海丝”的景观成功让著名作家们“上钩”,福建省作协主席杨少衡心情愉快。他说,福建历来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保护和宣传,现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海丝”文化建设带来全新机遇,也为福建文学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此次‘海丝’主题采风,无论是外来作家写,还是本土作家写,都有全新的时代的背景,是好事。”杨少衡说。
潘向黎(左)和邱华栋(右)在采风中交流。记者 黄燕 摄
3
深耕闽文化,闽派文学前景可期
近年来,随着我省力推“闽派批评”“闽派翻译”,复兴广义的“闽学”,一支文学的“闽军”正在成长中。
“闽派是文学的自然结晶,是福建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肖克凡是电影《山楂树之恋》的编剧,其长篇小说《机器》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在他看来,提“闽派文学”实至名归。“获奖是标志,但不是标准。衡量一个地域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要看队伍,看整体。显然,福建文学已经有了一支不错的队伍。”肖克凡说。
王巨才同样给予福建文学很高评价,“以前,福建的诗歌、散文都曾经引领潮流,风靡一时。如今福建在文艺批评、小说创作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有一支很有才气的队伍”。他建议,“福建文学要多多让理论介入文学创作中,多进行作品研讨,多将作品推出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对于闽派文学的前景,作家们普遍认为,福建需要足够的文化自信。
“福建的文化非常独特,能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同时又能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是福建文化的魅力。”肖克凡说,“福建的文学一定要坚守自己的特色。”
王巨才说,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要坚守自己的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特别需要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