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记福建省邻里友善“最美家庭”——陆萍、许天灿

2015-05-19 15:21: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德不孤,必有邻”

——记我省邻里友善“最美家庭”陆萍、许天灿

东南网5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 实习生 陈小云 通讯员 李三丽)

“大姐,刚刚那段您得带点儿笑,对了,这样才好看!”12日,陆萍所在的舞蹈队在排练舞蹈《飞翔吧,美丽的厦门》。本月20日,她们将要上台表演,助阵思明区计划生育宣传日。

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陆萍却认为,58岁的她正处在黄金年龄。因为热爱歌舞艺术,2006年,她接手所在的华福社区舞蹈队,带领小区的男女老少跳起广场舞。近几年,陆萍又精心编排了歌伴舞《阳光路上》、歌舞情景剧《好人就在身边》等接地气的节目,成为厦门市专业演出的“座上宾”。2011年,她们更是代表厦门老年艺术协会赴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获得金奖。

舞越跳越好,邻里间关系越来越融洽和谐。陆萍说,这与家人的支持密不可分,“女儿上网买服装、女婿帮忙剪辑音乐、丈夫下班后买菜做饭,相当于全家出动带队伍”。日前,省妇联、省委文明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陆萍、许天灿家庭成为我省今年100户“最美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得到的评价是:家和万事兴,传递正能量。

邻里互助成习惯

大城市高楼隔绝,来自五湖四海的街坊邻居性格各异,彼此间如何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呢?生于东北的陆萍,奉行的信念是“与人为善”。

无论是两鬓斑白的九十老太,正在上学的稚子儿童,陆萍总能亲切地唤出他们的名字,“同住一个社区,你予邻居一分善意,他便报以三分和气”,陆萍说,“社区就是我们的家,家和万事兴就是这个理儿。”只要知道邻居有困难,陆萍都义不容辞。

最近,四楼的年轻人很烦恼,公司事儿多要加班,家里许多快件又急着寄出。陆萍了解后,主动提出要帮年轻人送快件并主动垫上邮费。当年轻人满怀感谢地上门送上家乡特产,陆萍拒绝了,她说这只是举手之劳,不是什么大事儿。

六楼的中年人,妻子身患癌症,陆萍与丈夫许天灿常带着营养品登门慰问;对门的小孩,大人有时延迟回家,她就把孩子领回家,照顾用餐;高龄老人小区散步,许天灿主动上前搀扶一把;为街坊学习广场舞的大妈们免费教学,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渐渐地,陆萍夫妇的热心善良感染了周边四邻,女儿待产时,邻居主动帮忙联系医院;汶川地震时,远在四川的侄孙受困,街坊帮忙联系灾区,打探消息,上网为受灾儿童购买教材。更有邻居成为陆萍的“粉丝”,三不五时就会询问:“陆萍阿姨,您下次演出在什么时候?我们去给您捧场!”

为回报街坊邻里的支持和帮助,陆萍更用心投入于歌舞演出,她所在华福舞蹈队在重阳节、六一儿童节、全国助残日等重要事件节点,为年迈的孤独老人、儿童、身体不便的残疾人进行表演,当看着街坊露出开心的笑容,邻里间一团和气,陆萍说:“就算再累也要挤出时间!”

加入义工帮他人

为社区做点什么,也是全家人的理念。为此,女儿积极为陆萍编排的舞蹈提供改进意见;女婿就算深夜工作,回家之后也连夜为陆萍剪辑音乐;丈夫心疼她劳累过度,默默承担起家务。

“其实邻居们也帮助我很多。”陆萍告诉记者。

厦门著名的“清牛皮癣大王”俞璟就与陆萍住在同一个社区,这位与厦门大街小巷乱张贴的小广告缠斗了整整15年的老人,家里足足有超过10麻袋的广告单。受感于这样维护社区环境,不懈为公众谋福利的好人,陆萍以俞璟和8位社区督导员为人物原形,创作出情景歌舞剧《好人就在身边》。

2013年,“好人就在身边”被推选为全国500文明网络春晚节目,一时备受瞩目。陆萍说:“千篇一律的歌舞不具备灵魂,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动人的故事,为什么不能歌颂我们身边的百姓,创作出群众自己的文艺歌舞作品呢?要体现咱们基层飞扬的精神风貌。”

而其后,陆萍她们更代表厦门老年艺术协会,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参演彝族舞蹈《呼唤绿荫》,凭借超高的演出水平,被主办方授予金奖。

热心的陆萍去年底还加入思明区城市义工中的法庭义工,为怒气冲冲地走进法庭的当事人,递上一杯热茶让其平复心情;当事人双方争得气急败坏时,说上一席令人茅塞顿开的劝慰。“虽然我没有固定排班,但需要我时我一定义不容辞!”陆萍透露,现在丈夫也有意加入到义工的行列中。

美丽厦门的铸造需要千万个和谐的家庭,千万个和谐的社区,方能成就鹭岛人文之美。正如陆萍在《飞翔吧,美丽的厦门》中一段词所言,“飞翔吧,美丽的厦门……和谐社区人美环境美,爱心行动人人都参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