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69亿多元的泉州湾大桥于近日全面建成通车,该桥北接泉州台商投资区,南连石狮市,是全省第一、全国第六长的跨海大桥。通车后,泉州湾南北岸之间的车程仅需8分钟,大大加速泉州环湾发展的进程。 陈英杰 摄
东南网5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林剑波)
大风起天际,潮涌泉州湾。
5月12日,泉州湾大桥建成通车。该项目总投资69.23亿元,全长26.7公里,其中海上部分长12.45公里,是目前我省跨海第一长桥,在全国跨海大桥中排名第六。整座大桥跨越碧波荡漾的泉州湾,宏伟壮观,成为泉州又一个地标性建筑。以此为标志,泉州正式迈入环湾发展的时代。
泉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是泉州上下认真落实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三比一看”活动、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初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以开展“比落地、比促销、比服务,看实效”活动为载体,加快建设“海丝”先行区,确保完成2015年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5%等一揽子发展指标,致力打造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泉州。
全力推项目,促经济稳速前进
近日,在恒安新型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条生产线上的几台数控机械正忙个不停,有条不紊地给新产品加工、包装、堆垛。“从加工到成品入库,整个过程几乎实现全自动,比以前少了3/4的工人,效率却提升了4倍。”恒安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秋阳说,该项目开工建设于2013年4月,不到2年时间,就在去年10月开始投产。能有这么快的效率,离不开政府对项目的大力支持。
恒安新型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是晋江企业品牌回归项目,其中,已经投产的一期部分将成为恒安最大的卫生用品生产基地;二期规划建设恒安加工园区、配套材料园区、物流园区和研发园区,涉及高分子、无纺布等主要原辅材料,将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卫生用品生产基地和原辅材料集散中心。该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引进40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卫生用品高速生产线和自动包装设备,同时采用日本立体仓储设备和美国仓库管理系统,配备建设集团区域仓储中心和产品配送中心,全部建成后预计增加200亿港元产值。
在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项目的重要支撑作用不言而喻。项目带动投资,投资促进发展,项目建设的力度和进度,无疑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长度和高度。为此,泉州坚持不懈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大企业、龙头项目,泉州实施“一对一招商”“一企一策”分类制定实施个性化、订单式的招商促进方案,用真心、细心、耐心打动客商、招来项目。去年,泉州精心组织参加省“6·18”、民企对接会、“9·8”等活动的同时,突出上门招商、产业链招商,开展了粤港澳、江浙沪和泉惠石化园区等专场招商活动,共签约项目389个、总投资4200亿元,成功引进了中化乙烯、富德新型能源化工、莲花汽车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重特大项目。
据了解,泉州2015年在建重点项目340个,总投资额62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938亿元。为了推动竣工项目加快投产,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前期项目加快开工,招商项目加快落地,泉州实行“一线工作法”,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深入重点项目,开展现场办公。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泉州市按照用地类、融资类、审批类等专项进行分类梳理,集中专题并研究解决。
对重大项目,泉州不断完善协调调度会制度,由常务副市长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市长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实行“月嫂式”服务,推动审批提速,落实要素保障,及时排忧解难。同时,对纳入管理的重大项目实行滚动管理机制,强化项目动态管理;对已协调调度的项目建立严格的督查制度和通报制度,调度会的运行情况跟年终相关考评紧密挂钩。
从3月30日起,泉州市委、市政府开展“促进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发展”活动,党政领导分赴挂钩联系的县(市、区),研究、协调和推动解决相关企业、相关项目的问题。“目前,通过抓项目、比项目、干项目,夯实发展后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泉州市市长郑新聪表示,当前要继续把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落地。
全方位促销,打开市场新局面
泉州传统制造业发达,现有制鞋、纺织服装、食品、建筑建材、机械装备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以及一批数百亿产业集群,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泉州传统产业产能普遍过剩,为此,泉州瞄准国内外市场,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全面拓宽营销渠道。
对于国内市场,泉州继续深入实施“万家企业手拉手行动”,组织参加“闽货华夏行”,启动“泉州产品中国行”,由政府带着企业到各地搞“团销”,从建筑建材行业开始,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同时,引导泉州产品组团到省外设立展销网点,支持进入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销售,提高在两大集团全国加油站市场占有率。对于国际市场,泉州继续深化38场“泉州品牌境外行”系列展销活动,重点开展18场“泉州品牌海丝行”活动;
推进境外商品城等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支持波兰新达商品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中国(福建)商品城等项目建设,鼓励企业赴东欧、俄罗斯、中东、印尼、老挝、柬埔寨等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实施一系列促进消费、优化通关环境、加快出口退税的有效举措。
面对风起云涌的电子商务,泉州顺势而为,各个产业、企业纷纷从线下走到线上,加快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以互联网载体创新商业模式,把市场的触角延伸到更远、更广的地方,增强应对经济新常态下不利局面的能力,实现逆势而上。
“必须加快创新商业模式,运用‘互联网+’的力量,加快推广电商等新的营销业态,畅通销售渠道,拓展市场蓝海,带动泉州产业转型升级。”郑新聪说,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商的推广应用,去年出台《关于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设立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每年开展电子商务高峰论坛、电子商务在行动、电子商务精细化培训等项目。同时,先后建成丰泽领SHOW天地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石狮(海西)电子商务园、安溪弘桥智谷等10个电商园区(基地),已投入使用的电商园区总面积近4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千家,成为推动电商发展的有力载体。
泉州电商起步早、发展快、效果显著,目前有超过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其中品尚电商以及八马、特步、安踏等品牌企业纷纷探索推进O2O和C2B等变革,主动拥抱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今年1-4月,泉州企业网上销售近500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76家纳入限额以上统计的电商企业完成零售额同比增长149.5%。眼下,泉州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网商发展指数百强中位居第16名,居福建省首位,2014年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保姆式服务,营造创业创新氛围
当经济发展进入新旧动力转换的阶段,新增长点如何才能破茧而出?这就需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障碍,释放经济的无限活力。
今年3月26日,泉州公布了市级“权力清单”,包括47个部门的4060项行政权力,精简2906项、精简率达41.7%,6月底前将编制完成权力运行流程图,同时抓好对上衔接和对下交接。参照“属地管理”做法,此次清单保留市级行使2059项,实行属地管理2001项。“政府施政要做到企业有所呼,政府必有所应。政府权力需为民所用,用权而不越权。”郑新聪告诉记者,当前泉州突出抓好“三张清单”建设,这意味着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权力事项大量下移,群众和企业办事不用动辄再往市里跑。
据了解,今年,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审批流程改革,按照原则上审批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时限的35%、审批环节不得超过5个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压缩改造流程时限,同时推进“互联网+”模式,实现八成事务网上平台办理。同时,泉州还全面推进实施工商登记改革,将营业执照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短至2天,并探索实施证照合一登记制。
不久前,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试点,泉州发布了“泉州制造2025”。“泉州制造2025”紧扣本土产业需求,许多升级路径取材于调研中发现的泉企创新案例,并专门开出智能制造、定制化规模生产等药方,体现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思维。未来10年内,泉州将以智能制造、提升质量与品牌、服务型制造等三方面为主攻方向,为“泉州制造2025”提供智能支持、质量保障和服务配套,建设世界知名的制造研发和生产基地,力争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
当前,泉州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上,创新发展尤为关键。去年以来,泉州开展了“企业全方位创新、政府全方位服务”行动,全面聚焦“创新导向”,整合市县两级13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集中扶持400家重点企业,推动奖励资金兑现前移,重点支持产业组织创新、产业龙头引领、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品牌(市场)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同时,泉州在全省率先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启动了百个示范项目和百家示范企业。全市参与“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企业达到140家,实施研发项目117项,带动相关研发费用投入达10亿元。郑新聪表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至关重要。目前,泉州正在大力推进中科院泉州装备所建设,引进设立了中国工程院国家数控泉州分中心、华中科大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高端创新服务平台。
在经济新常态下,泉州提出“精准应对”的理念,即因地因时施策,什么行业特殊、什么问题突出,政银企等就共同出手及时来解决什么问题。“从行政服务、推动投资、增产增效、技术创新、拓展市场、落实资金、金融支持、税费优惠、用地保障、用工保障等10个方面入手,打好政策组合拳。”郑新聪说,在新形势下,泉州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更需要依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此,泉州将不遗余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新闻链接
泉州部分重点亮点项目
创意创业创新园(晋江市):园区规划占地3600亩,计划总投资150亿元,分3期9年建成,目前一期竣工项目3个、在建4个,完成投资6.7亿元,吸引53名高端人才、30个科研项目入驻。以科技创新、科研孵化为主导,以引进高层次人才、领军创业人才(团队)为核心,以孵化培育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为重点,聚焦服务于晋江传统优势产业。
神华福能发电有限公司(石狮市):项目位于鸿山镇,静态投资约71.62亿元,集热电联产于一体,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的国家现代化示范项目。规划总容量4000MW,2015年4月建成投产两台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我省率先建成的“首两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今年预计能够实现利润6亿元。
西山村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南安市):2014年4月,霞美镇西山村通过村民、乡贤、企业主自愿捐资的方式,布设了33个监控探头,并配备6名护村队员,建成投用村级区域人技联防模式的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弥补了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在时空覆盖上的不足,提升了村级治安管理水平。
泉州德诚医院(惠安县):是一所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由惠安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建。医院规划用地200亩,一期建成10万平方米的综合医疗大楼,总投资6亿元。先后与华侨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并设有福建省肿瘤医院分院。自去年营业以来,累计门急诊10.1万人次、出院5488人次、营业额4663.55万元。
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基地(安溪县):位于官桥镇,规划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电商园。2013年8月动建,首期20多万平方米电商园厂房建成投用,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电商生态系统。园区已有100多家企业入驻,引进电商企业240多家,日均发货量5万多单,日交易额410多万元。
中国香都(永春县):产业园位于达埔镇,总规划用地2300亩。一期用地265亩,于2010年初投产;二期用地1250亩,有4家入驻企业可于今年年底投产。现有省著名商标8枚、省名牌产品1枚,其中,彬达、联发香企是全国卫生香行业标准起草单位。2014年总产值近40亿元,从业人数近3万人。
彭村水库工程(德化县):位于国宝乡和盖德镇境内,用地4798亩,总投资13.3亿元,被列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二五”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为2014年、2015年省在建重点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642米,总库容7843万立方米,是泉州市战略性水源工程,建成后与下游龙门滩水库联合调度,将确保德化4.4亿立方米来水进入晋江流域。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鲤城区):创建于1989年,主要从事电容器研发制造,是国内首批宇航级电容器生产厂家。产品在航空、通信、新能源等高端领域广泛应用。目前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电子元器件发展支柱企业、A股上市公司,去年产值3.06亿元。
对讲机“模转数”升级工程(丰泽区):2010年,丰泽区建成全国唯一的以数字专网产品为主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成功研发并生产出全国第一块专用芯片和第一部数字对讲机,牵头制订国家标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成立数字对讲机技术促进中心,加快“模拟”向“数字”转变。今年,丰泽区数字对讲机设备产销可超过200万台套,初步形成规模效应。
福建省嘉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洛江区):成立于2011年7月,一期工程占地14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二期工程预计2016年投产。产品涵盖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等,主要供应航天、汽车、3G等行业,致力于打造省内最大的数控机床产业园。今年产值可达5亿元,到2020年产值将实现10亿元。
泉港石化工业区南山片区(泉港区):泉港石化工业区是中国石油化工园区、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去年产值超800亿元,入选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南山片区是泉港石化工业区的新增长极,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多元化烯烃、碳4、碳5综合利用等九大产业链,已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8个,总投资107亿元,预计新增年产值200亿元。
泉州股权投融资服务平台(经济开发区):该平台是泉州建设国家级“金改区”的重大举措,设有泉州股权投融资服务中心、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福建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三大金融综合服务载体。其中,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已推动360家企业挂牌、4家挂牌企业到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已实现交易额40.8亿元。
舒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泉州台商投资区):创建于1996年,专业生产健身器材、体育用品展示道具,是健身器材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公司分别在晋江市、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河南商丘共建有3个生产基地,其中,泉州台商投资区生产基地建设用地约251.1亩,预计年产户外健身器材、室内建设房器材和体育用品展示道具等各50万台(套),年产值预计达到6亿元以上。(本报记者 林剑波 何金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