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末世廉吏冯梦龙: 为民尽力 与梅同清

2015-06-16 10:23:46 黄琼芬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寿宁北路戏《冯梦龙除虎记》剧照

  2014年4月,冯梦龙邮票在寿宁首发。

文化名片

冯梦龙(1574年-1646年),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他编纂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代表着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冯梦龙还是一位有功于福建寿宁人民的贤明官员。明崇祯七年(1634年),年届六十的冯梦龙到寿宁任知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仕途生涯。短短4年任期中,冯梦龙“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明断讼案、革除弊习、整顿学风、兴利除害”,《福宁府志》和《寿宁县志》称其“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

东南网6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吴苏梅 李安 文/图)

“三言世上流传遍,万口交称眼识高。四载寿宁留政绩,先生岂独是文豪。”著名易学专家黄寿祺到寿宁考察后所作的这首诗,今已成歌颂冯梦龙的经典名句。“冯学”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对冯梦龙公正、全面的评价。

冯梦龙因其在通俗文学领域的成就而蜚声中外。同时,他还是一位受民爱戴的地方官。宦寿四载,冯梦龙“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的施政方略,与民休养生息的为民情怀,以及勤政清廉的务实本色,不仅造福了一方百姓,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和正直改革家的操守。其思想境界之高,令人赞叹。

一念为民之心,惟天可鉴

“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冯梦龙的仕途可谓颇为不顺,尽管20岁左右就中了秀才,但56岁那年(1630年)他才以“老秀才”的身份补为贡生,后破例授丹徒训导。明崇祯七年(1634年),60岁的冯梦龙才升任福建寿宁知县。

“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冯梦龙到寿宁后作诗《戴清亭》,以梅自比,表示自己要向老梅一样,在深山里独标高韵。年过花甲的冯梦龙带着“三言”中所描绘的清官理想来到寿宁,抱着“大事小事,俱用全力;有事无事,俱抱苦心”、“以勤补拙,以慈辅严,以廉代匮,做一分亦是一分功业,宽一分亦是一分恩惠”的态度,四处奔走,兴利除弊,为寿宁做了不少实事。

因寿宁地理位置闭塞,当地百姓“不知法律,以气相食”,有“宁人好讼”、“寿讼最简亦最无情”的说法。对此,冯梦龙认为“吏治其最显者,‘得情’而天下无冤民,‘诘奸’而天下无戮民”。他钦佩古之良吏的断案能力,认同“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祈于为朝廷安民”的理念,在处理诉讼案件时细心办案,秉公而断。

彼时,寿宁当地的一些不良习俗,严重影响民生。据《寿宁待志》记载:“闽俗重男轻女,寿宁亦然,生女则溺之。”对此,冯梦龙下令严禁溺女,并捐俸奖赏收养弃婴之家,使得溺女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除了明断讼案、革除弊习,冯梦龙凭着‘一念为民之心’,还捐俸捕虎、禁巫施医、兴学授课、修筑城墙、修坝蓄水、修仓贮粮、移建黄册库……在任期内为百姓做了许多善事。”寿宁县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安说。

  寿宁北路戏《冯梦龙除虎记》剧照

末世改革吏治,百折不挠

冯梦龙任寿宁知县时,明朝已处于末世,贪腐成风,矛盾丛生。冯梦龙清醒地看到当时社会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寿宁待志》有言:“天下有名美而实不美者,升科是也。”所谓“升科”,即因扩大耕地面积而增广粮赋,是官吏得以升迁的主要政绩之一。但寿宁山高地窄,根本没有多余的空地可开垦。所报“升科”,都是原来旧有的田地——穷苦农民把田地卖掉,还要承担原先田地的赋税,买者若被人发现田地增加,只能说是新开垦的。

冯梦龙了解到这种虚假“升科”的弊端后,提出改革之法,但因改革断了官吏升官之路,冯梦龙“不得已听之”。对此,冯梦龙总结原因是“牵于文法,不行其志”。

彼时,寿宁最为害民的是大造黄册和迎新送旧。明朝规定,每十年造黄册一次,审丁查产,事物繁多。承办之人趁机敲诈,费一开十,本一利二。每次县令离任到任,送迎之人均需公费接待。每更一官,则修理衙门一次。衙门所备床屏、桌椅、橱柜等都要重新备办。这些费用都摊派到百姓头上。

为减轻百姓负担,冯梦龙采取了一些措施:“自余造细户花册,而拖欠者难隐;责保家甘认,而雇报者得人;水脚计石均贴,而代解者毋所容共派;铺司中火尽革,而随从者毋所恣其饕。”他还提出详细的改革办法,并向上申报“条陈”,希望得到支持,但当时官场一片腐败,上司敷衍了事,冯梦龙的“里役”改革最终不了了之。

有学者粗略统计,《寿宁待志》中提到“已详”或“待详”的措施有十余条,这些“条陈”上呈后,或久无音讯,或无果而终。经过一番痛苦的追求,最终冯梦龙发出“肘制于地方,幅窘于资格”的感叹。

  寿宁南山顶的冯梦龙塑像

勤廉精神永存,后世传扬

清顺治三年(1646年),73岁的冯梦龙因病辞世。因持反清立场,清人入关后,冯梦龙的主要作品屡遭禁毁。此后300多年间,其名字几乎湮没于世。

“‘五四’运动后,冯梦龙作品才逐步引起重视,‘冯学’研究逐渐兴起。而从廉政文化方面研究冯梦龙,则始于寿宁。”李安说。

1982年,寿宁县辗转得到日本上野图书馆保留的《寿宁待志》孤本的胶卷本。1983年,《寿宁待志》在福建出版。冯梦龙在寿宁当知县以及《寿宁待志》的发现和出版,引起了省内学者对冯梦龙的特别关注。

1984年,宁德地区成立“闽东冯梦龙研究会”;1985年9月,寿宁县冯梦龙研究会成立;同年10月,全国首次冯梦龙学术研讨会在宁德地区召开。此外,寿宁县还重建了冯梦龙宦寿遗址戴清亭,筹建冯梦龙纪念室,并通过多种渠道,向民众普及冯梦龙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近年来,寿宁县致力于打造“冯梦龙文化”品牌,先后整理出版《冯梦龙在寿宁》《寿宁待志校辑》《梅影清风》等大量史料和书籍。2014年,寿宁县委宣传部牵头在全县开展打造冯梦龙文化品牌“七个一”系列活动,即:一场县委中心组学习会、一本《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个冯梦龙纪念馆、一场冯梦龙文化高峰论坛、一台冯梦龙北路戏剧、一部动漫连续剧《寿宁知县冯梦龙》、一部冯梦龙题材的影视作品。

梦龙文化广场、梦龙湖、梦龙大道、梦龙春酒、梦龙春茶……如今,寿宁已深深烙上“梦龙”印记。

“冯梦龙是寿宁独具特色的三张文化名片(古廊桥、北路戏、冯梦龙)之一,也是一张值得打造的地方特色名片。借鉴冯梦龙的勤廉思想,对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有着重要意义。2014年是冯梦龙诞辰440周年,以此为契机,寿宁县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冯梦龙研究迈上新台阶,引起了各界关注。”寿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春民说。

  冯梦龙任期内修建的寿宁东坝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记者手记>>>

让廉政文化资源 “活”起来

冯梦龙在寿宁任上,本着“一念为民之心”、“不求名而求实”的态度,制定了一系列施政纲领,并在自己短暂的官宦生涯中躬亲实践。由于种种原因,他提出的改革措施大多未能付诸实践,但其在任期内为百姓做好事、善事,得到了百姓的普遍认可,赢得勤政清廉的美名。

中华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周礼》提出,对官员的考核有“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这不仅是古时百姓对官员的要求,也是如今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要求。纵观古今,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为民、务实、清廉。

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今天,积极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让冯梦龙廉政文化等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重新发挥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让廉政文化资源“活”起来,就不能仅停留在书面上的研究,亦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推广,让传统廉政文化深入民心。只有“廉政”二字真正深植人心,廉政文化资源才能发挥其作用。

别具一格的县志—— 《寿宁待志》

东南网6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吴苏梅)

研究冯梦龙廉政文化,不得不提《寿宁待志》。国内对冯梦龙在通俗文学领域的研究早已有之,但真正从廉政文化方面研究冯梦龙,可以说始于《寿宁待志》的发现。

《寿宁待志》于1983年出版后,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对冯梦龙廉政文化的研究由此展开。

《寿宁待志》被“冯学”研究者称为奇书,首先奇在“待”字,表明他不同于一般县志。“曷言乎待志?犹云未成乎志也。”这是冯梦龙自己对《寿宁待志》这一志名的解释。

冯梦龙以一种“与其贸焉而成之,宁逊焉而待之”的谨慎态度编修这部县志。在他看来,“一日有一日之闻见”,所以要“以待其时”;“一人有一人之才识”,所以修志要“以待其人”,不可草率为之,要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把修志事业做到更好。

其次,学者研究指出,方志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但《寿宁待志》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将冯梦龙自己的所见所感纳入笔端,具有自传体文学的特征。《寿宁待志》全书大量篇幅用以记录冯梦龙宦游寿宁的政绩和行迹,偏重于记载与冯梦龙任上有关的事实,又多夹评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自传性色彩。可以说,《寿宁待志》是冯梦龙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陈元度: 研究冯梦龙文化三十年

东南网6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通讯员 吴苏梅)

在寿宁提起冯梦龙宦寿文化研究,有一个人必定不能跳过,那就是寿宁县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元度。

《寿宁待志》出版后,福建省委将其指定为“干部必读”书籍之一,人手一册。陈元度研读后,被冯梦龙清廉为官、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所折服。

1984年5月,寿宁着手筹备寿宁县冯梦龙研究会,时任寿宁县教育局副局长的陈元度积极协助筹备。当年9月,寿宁县冯梦龙研究会成立,陈元度担任会长。此后,他走上了“冯梦龙文化研究”之旅,不仅与研究会会员跑遍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收集冯梦龙的文史资料,还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寿宁县志》《苏州府志》《吴县志》等史书以及冯梦龙及其友人所著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并陆续研究撰写了《冯梦龙的吏治思想和他在寿宁的施政》《冯梦龙寿宁诗作浅议》《寿宁县对冯梦龙的研究和纪念》等十多篇论文。

1985年,全国首次冯梦龙学术研讨会在寿宁召开。与会50多位专家学者中,陈元度提交的论文最多,其中《冯梦龙的吏治思想和他在寿宁的施政》一文,阐述了冯梦龙的吏治思想,总结了冯梦龙在寿宁施政实践中所做的较出色的政绩,感染了许多专家学者,为后来闽东和寿宁研究冯梦龙宦寿文化奠定了基石。

2009年,70多岁的陈元度受托注译《寿宁待志》,对普通百姓读不太懂的原著做了深入浅出的注释与翻译。后来出版的《寿宁待志注译》,让广大寿宁人能够认识冯梦龙、感知冯梦龙,冯梦龙宦寿文化才从真正意义上根植于其曾治理过的寿宁土地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