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记者 储白珊) 6月5日,福建医疗界发生了两件事: 当天上午,正在坐诊的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李瑞玉遭到一名患者袭击,全身多处被刀砍伤,右手拇长伸肌腱断裂、左手三根手指指腱鞘损伤、左食指固有神经断裂; 当天下午,第14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一行45人宣誓出征,次日开始执行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这两件事,前者在自媒体圈爆炸式疯传,后者几乎无人关注。 对比令人唏嘘,却也可从中体会到医务人员执业状况的尴尬。 超负荷工作多半是责任感使然 就在李瑞玉遇袭前几天,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这份将2009年、2011年及2014年三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而形成的报告,涵盖了医师工作时间、医师健康、医师收入、医疗暴力、医疗责任保险等当前医疗卫生界热点内容。 白皮书指出,我国的标准工时为职工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而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2.72%在40-60小时,32.69%在60小时以上。 近日,记者走进设于福州的几家三甲医院,采撷到一些场景—— 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吕绍光坐诊,从上午8点持续至下午2点,午餐是面包加牛奶。虽然很累,但他对病人始终语气温和。在得知一名病人是连夜从外地赶来排队的,他立即把自己的点心让给病人吃。据介绍,吕绍光每天的工作状态基本都这样,不同的只是午饭有时换成快餐。 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医师陈祖清正在病房医生值班室吃午饭,看见有病人来办入院手续,二话不说放下碗筷,招呼病人进行肛门指检等,所有手续办妥后,才继续吃已经凉掉的饭菜。 逢周六,省二人民医院儿科病人就特别多,不限号,上到70岁的退休主任,下到30多岁的主治医生,基本都要到中午1点才能下班。主任医师常常7个小时内看80多名病人,甚至顾不上上厕所、喝水,仅花10分钟吃份盒饭。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个外科,医疗组每天至少七八台手术,医生们要长时间保持身体前倾、双腿微微分开、低头直视、双臂前伸、肩膀耸起等姿势。 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医生们坐着或者倚着墙就能“秒睡”。其中,有一名骨干成员从医近10年,回家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和病人相处的时间远超过和家人的。 …… 调查中记者发现,医生们超负荷工作的原因,并非完全是制度缺陷或人手不足,更多是职业使命感、责任感使然。许多医务人员嘴上抱怨工作量太大,但当病人来到面前,就立刻收声,开始看病、手术。那天砍伤李瑞玉的患者被控制到派出所后高血压发作,又被送回省立医院救治,医生们虽然满心愤怒,却依然尽职尽责为他治疗。 |
相关阅读:
- [ 06-15]福建省级医务志愿者协会成立 属全国首家
- [ 06-15]福建省成立省级医务志愿者协会
- [ 06-07]生命的重量体现在救援的细节里
- [ 06-01]调查称近6成医生遭语言暴力 多数做沉默的羔羊
- [ 05-31]渔夫跳入海中捕捞剑鱼 被其用上颌刺死
- [ 05-29]态度挂钩工资,患者最需要的不是“一张笑脸”
- [ 05-26]媒体谈怎样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性医改难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