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社会民生 > 正文
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高铁时代催生婺源旅游“升级”
www.fjsen.com 2015-08-06 22:27:42  颜财斌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每年篁岭都会吸引许多游客到此拍摄“晒秋”景象

东南网8月6日上饶专电(本网特派记者 颜财斌)“进的来、出的去、留得住、下次还想来。”这是江西婺源在“高铁时代”下提出来的旅游目标。8月5日,“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皖赣闽三省媒体联合采访团走进江西婺源,走访了篁岭、江湾等地,采访了“中国最美乡村”的旅游管理模式。

今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开通并途经婺源,婺源迎来了“高铁时代”,全长800多公里的合福高铁,打破了皖赣闽三省关山阻隔,沿途串起黄山、婺源、三清山、武夷山等知名景区,列车以设计时速350公里奔驰,透过减速玻璃车窗,一幅幅美丽画卷尽收眼底,堪称“中国最美高铁”。然而,高铁来了,婺源如何在中国经济版图中脱颖而出。也成为了当地政府思考的问题。为此,婺源提前谋划,围绕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下次还想来”的目标,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务求在旅游市场客源竞争中占据优势。

做强文化竞争实力

“徽韵浓郁的高速站台、统一规范的商铺店招、独具特色的建筑符号……”当车子驶入婺源,一股浓郁的徽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带给各地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推进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近年来为实现地域文化与旅游发展互融互通,实施“最美县城”工程,以创作艺术品的标准来经营城市,将展示和弘扬婺源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实施“徽建保护”工程,由规划部门精心设计12套徽派建筑图纸免费提供给建房农民,对城乡所有新建房屋,都严格要求按照传统的徽派风格进行建设。实施“徽派改造”工程,先后投入8000万元改造旅游精品线沿线村庄和旅游景区4000栋非徽派建筑,将全县打造成为“徽文化大观园”。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对散落在民间亟需保护而无人管理的古民居,采取“异地搬迁”的方式进行集中保护,如“篁岭模式”。实施“新区建设”工程,结合开展新农村建设,在古村落外围划定新区,由建设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管理,最大程度地保护古村落的整体和谐性,如“汪口模式”。

与此同时,为了让每一个进入婺源的游客,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别致的徽派韵味。该县成立文化研究会,下设朱子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9个分会,对全县文化进行发掘整理,普查到民间文学、民间风俗及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技艺、医药等8大类72项。在此基础上,做优徽州“三雕”、砚台、傩面等特色文化产品,推进茶艺、傩舞、抬阁等民俗展演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该县借助乡村文化旅游节平台,提升婺源乡村文化品牌知名度,将婺源乡村文化打造成为中国乡村文化的一面旗帜。去年,该县连续举办十届的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获评文化部“群星奖”。


责任编辑: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