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社会民生 > 正文
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高铁时代催生婺源旅游“升级”
www.fjsen.com 2015-08-06 22:27:42  颜财斌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每年篁岭都会吸引许多游客到此拍摄“晒秋”景象

东南网8月6日上饶专电(本网特派记者 颜财斌)“进的来、出的去、留得住、下次还想来。”这是江西婺源在“高铁时代”下提出来的旅游目标。8月5日,“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皖赣闽三省媒体联合采访团走进江西婺源,走访了篁岭、江湾等地,采访了“中国最美乡村”的旅游管理模式。

今年6月28日,“合福高铁”正式开通并途经婺源,婺源迎来了“高铁时代”,全长800多公里的合福高铁,打破了皖赣闽三省关山阻隔,沿途串起黄山、婺源、三清山、武夷山等知名景区,列车以设计时速350公里奔驰,透过减速玻璃车窗,一幅幅美丽画卷尽收眼底,堪称“中国最美高铁”。然而,高铁来了,婺源如何在中国经济版图中脱颖而出。也成为了当地政府思考的问题。为此,婺源提前谋划,围绕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下次还想来”的目标,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务求在旅游市场客源竞争中占据优势。

做强文化竞争实力

“徽韵浓郁的高速站台、统一规范的商铺店招、独具特色的建筑符号……”当车子驶入婺源,一股浓郁的徽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带给各地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推进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近年来为实现地域文化与旅游发展互融互通,实施“最美县城”工程,以创作艺术品的标准来经营城市,将展示和弘扬婺源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实施“徽建保护”工程,由规划部门精心设计12套徽派建筑图纸免费提供给建房农民,对城乡所有新建房屋,都严格要求按照传统的徽派风格进行建设。实施“徽派改造”工程,先后投入8000万元改造旅游精品线沿线村庄和旅游景区4000栋非徽派建筑,将全县打造成为“徽文化大观园”。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对散落在民间亟需保护而无人管理的古民居,采取“异地搬迁”的方式进行集中保护,如“篁岭模式”。实施“新区建设”工程,结合开展新农村建设,在古村落外围划定新区,由建设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管理,最大程度地保护古村落的整体和谐性,如“汪口模式”。

与此同时,为了让每一个进入婺源的游客,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别致的徽派韵味。该县成立文化研究会,下设朱子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9个分会,对全县文化进行发掘整理,普查到民间文学、民间风俗及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技艺、医药等8大类72项。在此基础上,做优徽州“三雕”、砚台、傩面等特色文化产品,推进茶艺、傩舞、抬阁等民俗展演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该县借助乡村文化旅游节平台,提升婺源乡村文化品牌知名度,将婺源乡村文化打造成为中国乡村文化的一面旗帜。去年,该县连续举办十届的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获评文化部“群星奖”。

江西上饶市篁岭古村落独有的“晒秋”景象

“篁岭模式”让乡村游转型升级

早年间,篁岭村可以说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500多年徽州村落。8月5日,当记者走进这个百年村落时,千棵珍奇古树环绕、万亩梯田簇拥,还有家家户户房顶的“晒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与多年前那个交通不便、严重缺水的上钩已是天壤之别。

据介绍,2009年,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斥资1200万元对篁岭村村民由山上搬至山下,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旁建设3层新徽派风格安置房68户,老年、单身公寓24套,搬迁人口320人,总建筑面积15047平方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在景区开发模式上,这也是婺源首次采用民资对村民进行安置补偿,这一有力举措不仅让当地村民备受欢迎,也为篁岭村的开发打响了第一战。从此,一个长期困扰婺源篁岭发展的问题迎刃而解,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开始“生根发芽”。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婺源打破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正处于旅游转型升级过程中,由原有的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转变,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篁岭民俗文化村项目,主要定位是打造婺源最具民俗特色的文化影视村落、引入安曼国际度假酒店的品牌理念,把篁岭古村落打造成特色精品度假酒店、把数万亩梯田变成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园。

篁岭项目走文化产业拉动之路,定位在低“景点门票”基础上,通过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民俗体验、文化演艺等综合旅游消费来取得项目收益,最终打造婺源最具民俗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化艺术民俗村落。在土地上,“篁岭模式”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异瓜果园,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同时通过订单农业,形成经营产业链条,将农户真正融入产业项目中,达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村挣钱效果。

篁岭村落中保留下来的古民居

高铁模式下带来的服务发展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婺源充分认识到高铁在带来巨大客流量的同时,其产生的“同城效应”也能将客流量最快“吸走”。为此,婺源提前谋划,围绕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下次还想来”的目标,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务求在旅游市场客源竞争中占据优势。

近年来,婺源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大提升,针对造成旅游高峰期的交通拥堵问题,对症下药:实施三个主要高速公路出口ETC改造和婺北高速连接线拓宽工程,解决因发卡收费和道路狭窄造成的高速公路出口拥堵问题;投入1.5亿元建设段莘至浙源、清华至沱川两条旅游公路,打通东北旅游环线,对江湾、李坑、江岭等景区进出通道和停车场进行改扩建,缓解热门景区关键交通节点的拥堵问题;实施总投资7.2亿元的城市外环线项目,减少进入城区的车流量,取消县城文公路、天佑路两条主干道上的路面停车位,拿出黄金地段改造和新建停车场9座,新增停车位500多个,缓解因车流量大和路面停车造成的城区主干道交通拥堵问题。围绕让游客及时通达全县各景区的目标,整合城乡客运资源,推进城乡旅游公交客运一体化,构建更加便捷的城乡旅游交通运输体系。

在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的同时,婺源大力提升景区品位和综合服务水平,让游客“留得住、下次还想来”。按照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快推进江湾梨园新区开发建设,打造高品位休闲旅游小镇;做好大鄣山景区创5A工作,全面优化景区软硬件条件;按照5A级景区标准推进沱川旅游综合开发工作等,打造一批留得住游客的高品位旅游景区。目前,婺源形成了“春探人间花海(江岭、篁岭梯田油菜)、夏享冰凉世界(五龙源漂流、卧龙谷、灵岩洞)、秋寻梦里老家(篁岭晒秋、石城、长溪枫树林)、冬游甜蜜乐园(鸳鸯湖、月亮湾)”的四季旅游精品,已经成为“四季皆景、老少皆宜”的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

在此基础上,婺源巩固提升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成果,积极推进宾馆、旅行社创星级工作,确保婺源国际大酒店、婺源宾馆成功创建五星级酒店,力争2020年全县五星级旅游饭店达5家以上,四星级饭店达10家以上;结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加快启动智慧导游、智慧酒店、智慧景区、电子门票、移动支付等系统建设,实现旅游交通信息与各旅游企业联网(并网),为海内外游客提供温馨而便捷的智慧旅游优质服务。

位于江西上饶的篁岭古村落

江西上饶市的江湾景区

在江西上饶熹园内的一个歙砚展示区内,一些工艺美术大师正在工作室里雕琢歙砚


责任编辑: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