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科教文卫 > 正文
走进建阳 走进建本文化
www.fjsen.com 2015-08-13 21:06:53  王琼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北宋初期的刻书主要限于官方刻书,且精于校雠,往往要经三、四道校勘才能成书,由国子监直管,刻书周期长不言自明

东南网8月12日建阳专电(本网记者 王琼)宋时,建阳系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刻书作坊集中于麻沙、崇化(今书坊村)两地,刊印之书称“麻沙版”、“书坊版”,统称“建本”。建本图书品类繁多,行销四方,麻沙、书坊也因而获得“图书之府”、“书林”之美誉。今日,记者就带你走进建阳,感受建本文化。

    由于当时建本的巨大产业,也带动了历史上闽北相关行业的兴起,如竹纸制造业,当时不仅建阳北雒里(今麻沙界首)产“建阳扣”,顺昌、建瓯也生产竹纸,莒口的墨闻名四方,产生了优秀的制墨工匠。

及至元代,建阳书堂书铺及刻本数量都大大超过宋代

    建本采用雕版印刷方式,制作流程包括:裁版、誊写、描画、校对、刻板、备纸、调墨、刷印、装帧等多道工序

建本刻书内容丰富,除了经史子集丛五部俱备外,生活日用类图书尤多。

建本刻印的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包罗天文、地理、医药、阴阳等方方面面生活用书。

建本图书品类繁多,行销四方,麻沙、书坊也因而获得图书之府、书林之美誉。

建本文化传承人吴刚收藏的南宋雕版

建本文化传承人吴刚向记者介绍建阳雕版印刷

建本文化传承人吴刚展示其精湛的雕版刻字技艺

建本文化的传承人吴刚向记者讲解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

建本文化展示馆内的藏品

建本文化展示馆内的藏品

建本又称“建安本”、“麻沙本”,是古代在建阳北部麻沙、书坊一带刻印的古籍。

建本在刻印过程中逐步创造出自己的做法,在两宋时期就形成自己的特点。

建本在南宋时即已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建阳麻沙水南刘氏家族活字字库

    建阳文史专家刘建在《大潭书》中认为建本起于唐末,建本研究专家方彦寿在《建阳刻书史》一书中认为建阳刻书萌芽于五代。

据悉建本的制作过程全为活字原件

考亭书院

刻版所需的工具

清刻本书影

    宋时,建阳系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刻书作坊集中于麻沙、崇化(今书坊村)两地,刊印之书称麻沙版、书坊版,统称建本。

潭阳七贤

吴刚向记者展示建本印刷出的古代城舆图

絮说建阳雕版


责任编辑: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