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 谢宗贵 王志贤 郭雯)
一
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茶园和果园在秋日下交相辉映,新街、新房与青山绿水比美,村民笑脸绽放,腰包渐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
倒回30多年,这里过的日子,是“家家竹木房,顿顿难揭锅”。
“东风吹倒黄连树,幸福花开万年长。”正如畲族山歌所唱,从就地帮扶到造福工程搬迁,再到整村推进精准发力,赤溪这一“中国扶贫第一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
赤溪之变,正是福建乃至全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一个缩影。
二
扶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词,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关注关切并倾注全力的一场攻坚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不变情怀与责任担当。在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心系扶贫,并且亲力亲为,以上率下。八闽大地的脱贫攻坚,几十年来接力传承,不敢懈怠,不遗余力。
“福建山区多、老区多,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考察福建时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
福建是习近平同志的第二故乡,老区人民的安危冷暖,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始终是他念兹在兹的牵挂。回望福建扶贫开发的辉煌历程,我们深深感念习总书记作出的示范与表率。
三
总有一些场景每每重温都能让人感动,总有一些话语每每提及都能发人深省——
从崎岖陡峭的大山深处,到偏远艰苦的海岛渔村,都留下了习近平同志深深的足迹。“三进下党乡”与“三上毛家坪”,习近平访贫问苦、与群众一道商讨解决发展难题的故事,老百姓流传至今。
“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弱鸟可以先飞,至贫可能先富”;
“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
“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
习近平同志曾经在福建工作近18年,其间不遗余力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他的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历久弥新,更显珍贵。
调离福建及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依旧牵挂福建的扶贫工作: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来闽考察调研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今年年初,又对赤溪村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亲切的关怀,深情的嘱托,是激励,更是鞭策。
四
弱鸟先飞,勇为人先;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正是以习总书记的这种理念和精神为动力,福建几十年来一以贯之,书写着扶贫开发工作波澜壮阔的画卷。
万千群众的生活乃至命运彻底扭转。更重要的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新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意识和思想的贫困,焕发出强烈的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力,把改变命运的主动权牢牢攥在手中。
一个又一个村庄的发展潜力被唤醒,一个又一个地区的发展活力被激发。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补齐发展短板,扶贫开发工作完善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五
巨变背后,是扶贫开发理念的提升。
扶贫开发方式日渐科学精准。从抓局部到谋全局,从单纯分散救济到开发式扶贫,从就地扶贫到搬迁扶贫,再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层次不断跃升。
扶贫开发内涵不断丰富。从以解决温饱为主,到加快脱贫致富、提升造血能力、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人的发展,内容更广更深。
观念决定贫富,思路决定出路,眼光决定未来。
哪些发展思路和经验,促成了贫困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被广泛认同的扶贫理念和精神,那些在实践过程中日积月累起来的成功范例,能否复制推广,让更多人受益?读懂了发展变化背后的逻辑,才能抓住扶贫攻坚的要害。
六
“山高坡陡石头多,基础薄弱灾害多。”对于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子,搬迁成为很好的出路。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宁德的扶贫搬迁起步,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造福工程扶贫搬迁,“茅草为顶、泥土为地的茅草房”改成砖瓦房,长年“海上漂”的连家船民上岸安居乐业……让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成为百姓交口赞誉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八山一水一分田”,造成了山区与沿海发展的不平衡。然而,山风海涛皆有韵。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山海协作、联动发展”战略,构建起省级部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沟通交流的桥梁,把“山”这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贫困地区发展难,资金不足是瓶颈。从2002年开始坚持下来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通过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业务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无抵押贷款担保,有效增强了贫困主体的造血功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本世纪初开始,我省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探索“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农村工作新机制。2004年以来,从省、市、县三级选派1.6万名优秀年轻干部到9150个贫困村和村级组织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扶贫攻坚,变化触目可及,经验尤为宝贵。
七
尽管深化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但要最终突破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任务依然艰巨。截至目前,我省仍有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73.5万贫困人口至今尚未脱贫,2200个贫困村需要帮扶。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如何完成这最后的冲刺?
去年11月,习总书记在来闽考察时,要求福建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6月,习总书记在贵州调研,专门主持召开扶贫攻坚座谈会。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四个切实”要求,语重心长;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精准论述,发人深省。
精准扶贫,就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就要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这是深化扶贫攻坚的新部署,是啃硬骨头的冲锋号。
八
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省委省政府积极行动、主动作为。
省委书记尤权多次深入长汀、永泰、松溪、寿宁等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调研,寻求精准扶贫之策。
福建要在2020年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和难点主要在山区,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是福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要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加强薄弱环节上,通过薄弱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发展水平和整个工作水平的提高。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加快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发展,出台政策措施,形成了扶持重点县、重点村、贫困户三个层面的政策支撑体系。
省领导分别挂钩23个县,全力推进,精准发力,补短板,求突破。
九
扶贫开发攻坚的新冲刺,在八闽大地如火如荼。
一系列惠民政策相继出台,一项项民生项目陆续落成,一个个发展短板不断补齐,一个个特色产业得以培育。2014年全省如期完成20万人的减贫任务;第三批省级扶贫重点村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9.7%;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比2012年增长23.5%、41.7%……
“精准”见成效,“精准”要持续。
9月2日,全省深化精准扶贫工作会在福州召开。尤权书记强调,深化精准扶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重要的是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领导责任,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苏树林省长要求,各级各地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需要有精准的规划。“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把资源精准地用在扶贫对象上,做到“六个精准”。
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立足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坚持造血与输血、扶贫与扶智、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路子。
扶贫开发,离不开改革创新。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好传统,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机制、想出新招,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贫困人口虽然大幅度减少了,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致富和防止返贫的难度大。“滴水穿石”精神仍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把“滴水穿石”精神贯穿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过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朝着看准的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按照既定目标一届一届抓下去。
十
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了。
全省深化精准扶贫工作会后,省委书记尤权再度深入赤溪村,就进一步推进我省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
从赤溪看全省,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需要进一步增强,精准扶贫的自觉与作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更需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战鼓催征,扬鞭跃马。我们当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确保70多万贫困群众同全省人民一起,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