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80后博士后于斌:用专业知识为水土治理服务

2015-11-11 10:38: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近日,记者在长汀县河田镇游坊村大排建筑用石料矿山看到,矿山上新植的马尾松、杨梅、黄花槐等植物绽放新绿,昔日因采石而导致植被严重破坏的山体开始焕发出绿色生机。经过今年多措并举的治理,这里的植被正逐步恢复。

“能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我感到很欣慰。”看着眼前喜人的变化,80后博士后、龙岩市国土资源局主任科员于斌说。

1983年出生的于斌,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生毕业,现在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2014年,于斌到水土流失重灾区长汀县河田挂职镇党委副书记。如何利用专业知识为当地水土流失治理作出贡献,成了这位80后考虑最多的问题。

经过充分调研、走访,于斌发现,当地的建筑用石料矿山可能是自己的用武之地。

河田游坊村大排建筑用石料矿,矿区面积0.1299平方公里,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矿区范围内由西向东有四个开采点,目前2号和3号点仍在开采。

为了保持水土,大排石料矿山已陆续进行生态环境治理,2010年投入资金20.8万元,砌筑挡土墙150米,种植少量松木、杉木、类芦等,但水土流失依然存在,且治理难度较大。针对大排石料矿山生态存在的问题,于斌经过多次深入调查研究, 于今年2月指导设计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由长汀县国土局组织实施大排石料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在具体治理中,于斌指导施工人员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投入资金76万元,实现矿山生态环境恢复106亩,采用机械整理梯田11680平方米,开挖及回填客土1270立方米,砌排水沟、挡土墙、拦渣坝,砌筑20余立方米沉淀池1个;播种草籽50公斤、播撒面积106亩,种植马尾松3000株、贴草皮6000余平方米,种植杜英、杨梅、黄花槐等4150株,种葛藤3250株……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料矿山逐渐披上了新绿。

采访中,于斌告诉记者,经过8个多月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游坊大排石料矿山土质酸性强度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生长态势良好,苗木成活率较高,植物措施效果明显。经过后期补植、抚育和追肥等措施,目前已基本实现矿山生态环境复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治理力度,并继续跟踪、巩固已有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果,让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生态实现根本性好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